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神经网络和柔度曲率的简支梁损伤识别

尹骏晖  李伶  杜青  
【摘要】:将神经网络和柔度对角曲率结合起来,得到一套简支梁智能损伤识别方法,对一经典简支梁模型进行了损伤识别,并且在损伤单元数量未知情况下,准确识别出了其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书贤,赵艳霞,李奎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方法的结构损伤识别[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王建萍;;基于神经网络的桁架损伤识别[J];潍坊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远;;基于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构件损伤识别研究[J];四川建材;2011年02期
4 杨佑发;熊丽;陈远;;基于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损伤多重分步识别[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5 吴合良;黄方林;王慧慧;;基于IPSO-BP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张松鹤,韩利思,罗跃纲;建筑结构损伤的灰色网络识别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张育智;何伟;李乔;单德山;;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神经网络输入选取规则探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8 武永彩;刘浩;;基于神经网络的平面钢桁架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7年05期
9 马俊;;基于神经网络的空间桁架结构损伤三重识别[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温利明,黄奕辉;神经网络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J];工业建筑;2002年08期
11 冯晓彤;;结构损伤定位与定量识别方法研究[J];江苏建筑;2008年04期
12 焦莉,李宏男;基于自适应共振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13 邹龙庆;付海龙;谢春强;;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的石油井架损伤定位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4期
14 胡利平;韩大建;;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动态法桥梁损伤识别[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5 樊燕燕;李子奇;;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悬索桥损伤识别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6期
16 王柏生,倪一清,高赞明;框架结构连接损伤识别神经网络输入参数的确定[J];振动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17 万小朋,王军强,赵美英;基于模态频率和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检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8 杜永峰;邵云飞;;基于应变模态的桁架结构损伤指标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19 刘效尧;斜拉桥损伤识别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设计[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0年07期
20 杨杰;李爱群;李兆霞;;采用多层感知器的润扬桥损伤分析与定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砚飞;姜德生;王玉华;;基于FRF和SOM网络的钢箱梁焊缝损伤识别[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2 范进胜;杜守军;;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3 孙宗光;栗燕娜;石健;伍雪南;苏健;;悬索桥损伤识别模型试验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袁旭东;周晶;;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结构损伤识别组合参数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5 张文江;殷志祥;;结构损伤检测与定位理论及应用[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侯艳芳;冯红梅;;基于神经网络的调制识别算法的研究[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沈建荣;杨林泉;陈琳;;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判据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石山铭;李富兰;丁俊丽;;神经网络的知识获取[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9 吴清烈;徐南荣;;基于神经网络的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李晓钟;汪培庄;罗承忠;;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大宏;基于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马辉;基于计算智能方法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宫亚峰;城市立交桥梁健康监测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志祥;深部开采高阶段尾砂充填体力学与非线性优化设计[D];中南大学;2005年
5 戴雪龙;PET探测器神经网络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马戎;智能控制技术在炼钢电弧炉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文敦伟;面向多智能体和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8 杜文斌;基于神经网络的冠心病证候诊断标准与药效评价模型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9 熊雪梅;参数化模糊遗传神经网络及在植物病害预测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李智;电站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运行与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亚辉;基于神经网络的复杂结构损伤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沈东强;基于神经网络的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施晓良;基于振动模态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结构损伤辨识[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周毅;基于神经网络的轮对损伤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李秀芬;基于改进遗传—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6 张跃强;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7 周建荣;钢桁架拱桥结构基于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法[D];重庆大学;2010年
8 李洪琴;基于振动模态分析和BP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尹骏晖;基于模态分析理论和改进BP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杨立儒;基于神经网络的电路故障诊断的研究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翔;数字神经网络中的协同应用[N];网络世界;2009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张献怀;干细胞移植:修复受损的神经网络[N];健康时报;2006年
3 邹丽梅 陈耀群;江苏科大神经网络应用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船舶报;2006年
4 记者 孙刚;“神经网络”:打开复杂工艺“黑箱”[N];解放日报;2007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实习生 史博臻;轨交“神经网络”触动创新神经[N];文汇报;2011年
6 计算机世界实验室 韩勖;当布线系统遭遇神经网络[N];计算机世界;2009年
7 曹建兵 李祖兵 特约记者 何天进 本报记者 于莘明;给导弹植入“神经网络”[N];科技日报;2005年
8 谭薇;“潮湿计算机”:拥有人类智慧的超级大脑[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韩婷婷;ICT强壮奥运“神经网络”[N];通信产业报;2007年
10 ;人老了,大脑仍能形成新的神经网络[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