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结构体系——一种新型空间结构
【摘要】:根据组成方式将分成三类 ,并介绍了目前几种应用较多的或具有发展前景的结构 ,简要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和工作机理 ,同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
|
|
1 |
郭莉;付功义;;索在杂交结构体系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
2 |
沈之容;王之宏;;上海之星摩天轮结构方案分析[J];特种结构;2006年01期 |
3 |
王璐;宓永宁;郑红;张玉清;;铰接式护坡系统较之传统护坡的优势[J];人民长江;2008年11期 |
4 |
李凤肖;;刚性、柔性钢结构组合体系在建筑幕墙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9年S1期 |
5 |
王江;索-拱杂交结构线性稳定性初探[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6 |
彭细荣,杨庆生,孙方平,郑代华;杂交结构的研究进展[J];力学与实践;2001年04期 |
7 |
张亚军,武中青,张继宏;上部结构刚度类型的地基基础设计[J];山西建筑;2004年19期 |
8 |
杨庆生,郑代华,孙方平;杂交结构界面应力的理论与数值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12期 |
9 |
姜正荣,王仕统,魏德敏;斜拉网格杂交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钢结构;2005年02期 |
10 |
沈益民;范玉顺;;调度问题微结构及柔性优化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6年02期 |
11 |
李滨泉;李桂文;;智能化拓扑动态表皮的研究[J];华中建筑;2006年07期 |
12 |
李元齐,沈祖炎;大跨度拱支网壳结构体系及静力性能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6期 |
13 |
姜正荣;王仕统;魏德敏;;张弦梁结构预应力损失的分析与补偿方法[J];建筑科学;2007年05期 |
14 |
彭细荣,杨庆生;杂交梁界面剪应力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J];应用力学学报;2005年01期 |
15 |
杨修茂;空间结构发展中的几种新体系[J];天津建设科技;1996年02期 |
16 |
姜正荣;王仕统;;一维张弦梁结构的稳定分析[J];空间结构;2007年03期 |
17 |
郑代华,杨庆生;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18 |
姜正荣;王仕统;魏德敏;;一维张弦梁结构预应力的取值方法[J];建筑科学;2007年07期 |
19 |
沈祖炎,李元齐;大跨度拱支网壳结构的弹塑性分析理论及程序编制[J];空间结构;1999年04期 |
20 |
王宏,郭彦林,崔晓强;索—拱杂交结构动力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