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S-SVM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性能估计
【摘要】:控制系统性能估计的研究多数针对线性系统,但是非线性系统本质上更加复杂,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估计存在局限性。对于一类可由非线性部分叠加线性干扰表示的非线性系统,首先分析了其反馈不变量的存在性,指出此类系统性能估计的关键在于构造超前预测模型。接着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辨识非线性模型,把最小方差性能估计问题转换成模型参数辨识问题,辨识参数的同时可得系统最小方差估计值。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实例把方法和前人所述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
|
|
1 |
胡良谋;曹克强;李小刚;徐浩军;董新民;;基于LS-SVM的非线性系统直接逆模型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13期 |
2 |
周超俊,蒋慰孙,藤井省三;非线性系统的多模态ARMAX模型──一种基于插值理论的模型[J];自动化学报;1995年02期 |
3 |
李新忠,简林柯,何钺;连续跟踪轨迹的非线性系统迭代学习控制[J];机床与液压;1997年05期 |
4 |
丁伟东,孙志毅,吴聚华;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1期 |
5 |
徐余法;徐余法;俞金寿;;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预测控制[J];电气自动化;2005年05期 |
6 |
沈永良;胡致强;赵建华;;基于动态非线性逼近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7年01期 |
7 |
陈作贤;季海波;何德峰;;一类输出反馈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输出调节[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
8 |
赵彤;许昕;曲绍华;;一类隐含控制输入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9 |
王慧;容旭东;;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综述[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10 |
罗国权,和永寿
,翟应田;电容非线性系统倍周期状态下对小信号的响应[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11 |
韩京清;非线性系统的状态观测器[J];控制与决策;1990年03期 |
12 |
胡仰曾;;一类非线性系统参数辨识的新方法及其在生化发酵过程建模中的应用[J];自动化学报;1990年06期 |
13 |
金凤莲;;非线性系统用模拟计算机仿真的研究[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Z2期 |
14 |
岳振军,曹祖庆,陈浩球;非线性系统参数估计的迭代Bayes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
15 |
马晓军,王小捷,文传源;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J];控制与决策;1995年03期 |
16 |
黄淑芳;起飞车航向稳定非线性系统的仿真研究[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6年01期 |
17 |
鲍立威,沈平,何敏;用人工神经网络K-Net构造状态观测器[J];信息与控制;1997年02期 |
18 |
卢俊国,汪小帆,王执铨;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一种新型状态观测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19 |
施阳,徐德民,严卫生,任章;一类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稳定控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20 |
袁南儿;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变强度通-断模糊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199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