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晓新;;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7期 |
2 |
任新宇;;关于拾取表面肌电信号的电路设计和探究[J];科学之友(B版);2009年03期 |
3 |
席旭刚;加玉涛;罗志增;;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工频去噪[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
4 |
曹玉珍,刘洪涛,武文君,范增飞;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变AR模型参数估计及其在下腰痛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5期 |
5 |
李刚,刘巍,虞启琏,马建英,于学敏;抑制工频干扰及基线漂移的快速算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
6 |
丁祥峰;孙怡宁;孙启柱;;表面肌电检测中消除工频干扰的方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1期 |
7 |
杨军;雷敏;;基于双谱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模式识别[J];制造业自动化;2009年03期 |
8 |
田玉荣;体表心电图处理中应用的滤波技术[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
9 |
朱海忠;王志中;胡晓;王刚;;基于模糊小波包和决策树的表面肌电信号分类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6年03期 |
10 |
杨广映;汪洋;罗志增;;改进的互谱法分析SMES及其在虚拟仪器中的实现[J];电测与仪表;2006年10期 |
11 |
吴小鹰;侯文生;郑小林;王洪;查敏;;上臂表面肌电信号与肘关节角度的相关性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7年04期 |
12 |
杨广映,罗志增;肌电信号的功率谱分析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
13 |
刘洪涛;曹玉珍;谢小波;胡勇;;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变AR模型参数评估肌疲劳程度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
14 |
田喜英;雷敏;;基于多尺度主元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模式分类[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9年04期 |
15 |
尤波;周丽娜;黄玲;;实时肌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与探究[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
16 |
王人成,董华,黄昌华,廖克,华超,金德闻;低成本人体步态在线检测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7 |
谭春祥,杨基海,钱晓进,梁政;独立分量分析在表面肌电信号分解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4年01期 |
18 |
王刚;王志中;胡晓;黄永峰;;基于最佳小波包的表面肌电信号分类方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
19 |
王人成,黄昌华,杨年峰,张瑞红,张济川,金德闻,李正元;表面肌电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的研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8年03期 |
20 |
何为;杨基海;梁政;陈香;;基于生理层肌电模型的表面肌电信号仿真方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5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