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分解和分类的人脸识别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分类的人脸识别算法;算法首先对训练样本进行小波分解,以方差最大之小波系数间相关系数作为分类距离,对样本进行分类,并确定每类图像的类心;人脸识别过程首先寻找与测试样本匹配程度最高的类心图像,然后在该类心图像所在类中寻找最佳匹配图像,从而减少存储空间和计算时间,而且分类和确定类心均是离线操作,从而该算法显著加快了人脸识别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有效。
|
|
|
|
1 |
郑坚平,尤婉英;标准正面人脸图像的识别[J];计算机工程;1992年01期 |
2 |
程永清;庄永明;杨静宇;;基于矩阵相似度的图象特征抽取和识别[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2年11期 |
3 |
程永清;庄永明;汪华峰;杨静宇;;一种有效的人脸识别方法[J];自动化学报;1993年01期 |
4 |
富煜清,顾明亮;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主特征提取[J];东南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
5 |
卢洵,卢志恒,崔建生;模式识别的协同学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
6 |
游素亚,张永越,李武军,徐光;一种基于多视点图象的可变姿态人脸识别系统[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6年03期 |
7 |
郭跃飞,姜志华,杨静宇,邬永革,黄修武;一种新的代数特征抽取方法及人脸识别[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
8 |
杨奕若,王煦法,杨未来;人脸全局特征识别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7年11期 |
9 |
成罡,金国藩,邬敏贤,袁石夫,宋修宇;用于人脸识别的非相干光形态学处理器[J];高技术通讯;1997年04期 |
10 |
杨则正;人脸识别中的有效立体视觉[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