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尹东!530021南宁,唐天驷,白崇恩!530021南宁,杨惠林,王以进;短节段钉钩结合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
2 |
罗卓荆,李明全,雷伟,王全平,李新奎,陶惠人,任占良,苏波;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年02期 |
3 |
程立明,蔡道章,陈仲强,郭昭庆,齐强;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节段分布及其生物力学变化:57例临床资料及10年国内文献数据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5期 |
4 |
管国平,赵剑,赵敦炎,王以进;三种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在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中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
5 |
徐格,许建中;满足脊柱、椎间隙及神经根生物学需求的腰椎间融合器[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2期 |
6 |
徐永胜;吕龙;;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模型髋臼力学变化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
7 |
张晓明;李祥;龚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的临床力学分析与应用[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
8 |
郑诚功;;骨科生物力学的发展现况[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02期 |
9 |
袁峰;杨惠林;张志明;王以进;郭开今;龚维成;施伟;;枢椎交叉椎板螺钉新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比较[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0 |
黄文华;崔筱平;;人体损伤撞击设备的研制及脊柱撞击伤模型的制备[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
11 |
苗军;刘春蓉;夏群;张继东;金鸿宾;;胫骨骨折大鼠失神经支配条件下骨折愈合过程中最大载荷及静态骨计量学参数变化(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5期 |
12 |
刘雅克;徐华;;股骨头坏死范围与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颈骨折的相关性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
13 |
王辉;;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生物力学系统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6期 |
14 |
刘宪义;朱天岳;;凝固椎间盘髓核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年03期 |
15 |
平立君;王志强;谢坤男;;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
16 |
张建波;张英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与颈肌劳损的生物力学关系[J];颈腰痛杂志;2010年05期 |
17 |
姜兴华;周亚平;王以进;;旋入式防滑跟骨牵引器骨界面剪切应力问题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25期 |
18 |
韦兴;胡明涛;史亚民;侯树勋;冯西桥;;腰椎侧凸螺钉内固定节段对手术矫正效果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年11期 |
19 |
郭超峰;张宏其;王昱翔;刘少华;唐明星;葛磊;;Lenke1BN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有限元模拟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
20 |
王琦;张积华;张才龙;田少奇;孙康;黄洪杰;李永会;;股四头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