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声热机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首先简要地介绍热声热机(包括热声发动机和热声制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热声技术特点,指出热声热机是基于热致声效应和声制冷效应两类热声效应而工作的,它完全没有机械运动,采用惰性气体工作,是一种可靠性高和环保的新型的能源转换机械。然后重点介绍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在热声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主要包括在热声发动机和热声制冷机两个方面。在热声发动机研究方面,简要回顾热声效应的发现和驻波热声发动机的研究进展,接着介绍行波热声发动机的提出和迅速发展历程,重点介绍热声转换效率达到30%的热声斯特林发动机和压比达到1.3(采用氦气)、效率达到32%的聚能型热声发动机研究工作;在热声制冷技术方面,分别介绍热声驱动脉冲管制冷获取低温的研究工作以及热声驱动室温制冷机获得高效率、大冷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重点介绍采用声压放大器获得液氢温度以下的完全无运动部件热声驱动脉冲管制冷机(低于20K),以及在?20℃获得了300W以上的制冷量的双行波流程的热声驱动室温热声制冷机。最后,扼要地介绍热声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热声技术的问题和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
|
|
1 |
滕立斌;;Diels—Alder反应的研究进展[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
2 |
薛小怀;钱百年;于少飞;国旭明;单以银;;超低碳贝低体(ULCB)钢研究进展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1年10期 |
3 |
范荣桂,范彬,杜显云,栾兆坤,朱书全;深床过滤机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年09期 |
4 |
郑颖人,赵尚毅,宋雅坤;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进展[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5 |
蓝永超,丁永建,沈永平,畅俊杰,魏智;气候变化对黄河上游水资源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3期 |
6 |
张绪虎,汪翔,贾中华,胡欣华,吕宏军;小推力姿/轨控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研究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05年05期 |
7 |
张明洲,应华冠;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8 |
陈笈,王伯初;厚朴的药理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
9 |
于玺华;;空气微生物学及研究进展[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5年04期 |
10 |
;2005年《舰船防化》总目录[J];舰船防化;2005年04期 |
11 |
包晓东;朱金勇;卓慧钦;方财王;黄慧英;黄河清;;监测流动水体污染程度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分析仪器;2006年01期 |
12 |
李敏;李建伟;;近年来国内城市滨水空间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02期 |
13 |
骆超;吴建华;童伟;阮仕平;;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03期 |
14 |
毕成良;郭爱红;陈芳;张宝贵;;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锂盐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J];天津化工;2006年02期 |
15 |
孙睿;邵红;程海涛;李秀霞;孟祥才;沈大东;;麦饭石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6 |
孔令冬;何积秀;王爱英;李华;;含氟水治理研究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8期 |
17 |
沈学会;陈举华;;湍流流动及燃烧模拟研究进展[J];冶金能源;2006年03期 |
18 |
陈蕙玉;;提高水泥混凝土抗渗性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福建建材;2006年03期 |
19 |
李小兵;刘莹;郭纪林;周顺斌;;微摩擦测试技术研究进展[J];润滑与密封;2006年07期 |
20 |
张学军;刘向军;;42V汽车继电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江苏电器;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