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张国庆  闫慧贞  
【摘要】:选取全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在考虑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运用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L指数法测算各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构建空间滞后模型,考察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且产业结构高级化比合理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显著;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会显著提升临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各省要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不断促进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万建香;王姗姗;;社会资本能否促进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J];管理评论;2019年12期
2 陈鑫;陈啸;;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再检验[J];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11期
3 刘志超;;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浅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32期
4 任永健;付鹏鸿;;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J];统计与咨询;2019年06期
5 张素庸;汪传旭;任阳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J];软科学;2019年11期
6 范丽霞;;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197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J];农村经济;2017年03期
7 李有;;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扩展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时悦;赵铁丰;;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王明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综合生产率的提高[J];价值工程;2007年05期
10 钱灿;冉茂盛;钟韬;;生产率研究的前沿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年13期
11 吴新博;;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6年05期
12 陶融;张家港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及分析[J];经济师;2004年07期
13 陈凯,任若恩;电信业相对生产率的测算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14 张景晨;提高中国生产率的对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12期
15 君塚芳郎;法岳省;;什么是生产率?——理论与实践的考察[J];财会通讯;1990年09期
16 袁嘉新;;生产率和地区生产率比较研究[J];系统工程;199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嘉新;;企业间生产率比较研究[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徐大举;杨振起;王伟平;李宗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性质和应用[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焦媛媛;韩文秀;;产成品库存系统最优控制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5 赵振军;刘咏梅;;企业实施CRM的经济理性分析[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武义青;夏庆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临界点[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7 刘金全;张龙;;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DSGE模型与PSTR模型的分析[A];吉林大学数量经济优秀成果汇编(2018年卷)[C];2019年
8 查冬兰;周鹏;;中国地区工业能源动态效率比较分析——考虑能源消费结构差异的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方法[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岳中刚;;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行为影响的经验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妍;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祝接金;中国地方政府科教支出的生产率改进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李星光;中国石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焦翠红;我国R&D资源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石慧;中国省际间农业生产率差异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范丽霞;中国乡镇企业增长与效率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旭超;市场扭曲、资源错配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D];浙江大学;2017年
8 丁玲;中国信托公司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魏楚;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吴海民;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研究:1980-2006[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翰;保险业发展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吗?[D];山东大学;2017年
2 马丹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高峰;考虑到气候因素影响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汪侠;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大学;2017年
5 赵旭杰;基于凸约束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金则杨;国有产权对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7 郝然;1978-2008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分解[D];复旦大学;2011年
8 张亦瑶;产业外部性与中国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9 刘胜龙;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生产率的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李晓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D];浙江财经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张末冬;徐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N];金融时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