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搭配——基于中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徐长生  艾希  
【摘要】:以IMF构建的宏观审慎政策指数为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代理变量,利用2002—2015年我国81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和信贷增长的调控作用,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均能有效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和信贷增长,且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削弱了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有限,无法同时实现稳金融风险和促进信贷增长两个目标。因此,要强化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配合货币政策协调使用,完善双支柱调控框架,有助于同时实现防风险、稳通胀和促增长等宏观经济目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红茹;;对近几年货币政策的评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戴根有访谈录[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17期
2 阙方平,李明理;论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与抑制[J];财贸经济;2000年07期
3 乔清彦;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1期
4 郭中海,李利英;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5 王自力;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有效货币政策[J];南方经济;2000年11期
6 王明津;用邓小平的金融观点看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J];上海金融;2000年05期
7 王锦煜,徐宏;实施货币政策央行基层行大有可为[J];上海金融;2000年07期
8 戴相龙;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0年10期
9 陈永明;推行区域货币政策是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的现实选择[J];甘肃金融;2000年05期
10 ;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黑龙江金融;2000年08期
11 陈炳才;对我国货币政策一些问题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0年08期
12 董伟;发挥货币政策作用 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J];江南论坛;2000年04期
13 谢庆健;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14 ;货币政策面临八大挑战[J];金融经济;2000年03期
15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西安金融;2000年12期
16 谢平;货币政策不能“社会兼职”[J];中国改革;2000年05期
17 金晓斌;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及2000年展望[J];中国投资;2000年04期
18 ;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前瞻性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J];中国金融;2001年02期
19 江其务;对货币政策的再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39期
20 李晓西;;金融体制改革重于货币政策改进[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翀;;关于近年来我国宏观货币政策力度的存疑[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6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7 刘降斌;潘慧;;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基于1998-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琳;赵世君;吴冰晶;;企业对外投资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反应研究[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艳秀;;经济危机背景下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比较[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10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璟怡;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2 刘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有效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阎彬;观念的传播、过滤与美国国际货币政策[D];外交学院;2016年
4 毕燕君;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绩效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5 NGUYEN TRUNG THANH(阮忠成);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理论与越南实证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6 欧瑞;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7 马文鹏;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年
8 杨春蕾;货币政策工具与中介目标选择: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
9 张运龙;日本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10 赵伟;中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义;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7年
2 程科;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与协调[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蔡永辉;货币政策在县域传导受阻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4 常悦;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跨国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陈新鹤;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苏云丽;货币政策透明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7 冀保;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8 郑素芬;基于SHIBOR利率的货币政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郑少峰;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闫冉冉;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明;央行货币政策不怕争议[N];经济观察报;2004年
2 林纯洁;货币政策透明度:向左,向右?[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付平;央行应加大货币政策透明度[N];金融时报;2006年
4 张昊;日本货币政策转向箭在弦上[N];金融时报;2006年
5 雪鑫理财昊然;一波三折的日本央行货币政策[N];证券时报;2006年
6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刘明康:货币政策抑制物价作用有限[N];证券时报;2008年
7 东航金融 李茜;货币政策收紧或成行情见顶先兆[N];证券时报;2009年
8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哪些信号[N];现代物流报;2008年
9 王宇;加息是否意味货币政策突变?[N];证券日报;2010年
10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 副主任 研究员 潘正彦;稳健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如何体现[N];上海证券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