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汉英方位词的文化蕴涵

何瑶  
【摘要】:汉英方位词既有地理方位之意,又有很深的文化蕴涵,在汉语中的文化涵义更为丰富多彩,并主要源自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靳雅姝;;方位词“东”的文化蕴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李春玲;;试论汉语“黄”系语词的文化蕴涵及其成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张美云;;试析汉语“东西南北”方位词的文化内涵及其所反映的认知规律[J];山花;2009年08期
4 李平;;浅析具有中国特色的方位文化[J];语文学刊;2009年14期
5 王小凤;曹志希;;“东”“西”“南”“北”的文化蕴涵及其英译[J];中国翻译;2006年05期
6 吕琳琳;;浅析中日方位词“中”(なか)“上”(うえ)和“里”“上”[J];科学大众;2007年02期
7 陶氏河宁;方位词“上”与“tren”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06期
8 覃凤余;壮语方位词[J];民族语文;2005年01期
9 王立;汉语方位词身份的确认与N+L结构的收词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10 吴佳娣;;现代汉语方位词的界定和甄别[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4期
11 木村英树;沈国威;;指示与方位[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4期
12 张雪珠;汉英中“东西南北”的文化蕴涵比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13 李春玲;汉语中黑系词族的文化蕴涵及其成因[J];汉字文化;2005年01期
14 高永晨,任瑞;中英姓氏差异中的文化蕴涵[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5 何晓红;;中英姓名的文化蕴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6 李欣;说“东西”道“南北”[J];咬文嚼字;1998年06期
17 道尔吉;汉语方位词的文化涵义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S1期
18 景美;;方位词“东西南北”折射出的文化内涵[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19 肖坤学;语言的文化蕴涵与翻译[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S1期
20 黄佩文;汉英比喻的差异与不同的文化蕴涵[J];修辞学习;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万龙;;方位词“前”的歧义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宝荣;;汉语“副+名”现象的语义、语法分析与认知基础[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玮;蔡莲红;周同春;;表述汉语重音的属性参数研究[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范开泰;由丽萍;刘开瑛;;汉语框架语义分析系统研究[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5 聂亚宁;;论汉语中“水”的动态意义及隐喻概念[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汤丹阳;;从介词IN的翻译看英汉空间认知异[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陈二春;梁洁;;汉语数字式略语英译研究——说“三”道“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卓铭;伍丽梅;张秋梅;;汉语Broca失语患者的字词加工研究[A];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丁彧藻;;汉英关系从句不对称中的共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冯勇强;初敏;贺琳;吕士楠;;汉语话语音节时长统计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清平;“里”、“里面(头、边)”的共时历时考察及方位词的双音化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蔡永强;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陈瑶;官话方言方位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杜翠河;汉语“在”字句与越南语“(?)”字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徐英平;俄汉语空间系统多层面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史维国;先秦汉语方所表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邱斌;古今汉语方位词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胜海;《贤愚经》单音节后置方位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雷蔚茵;现代汉语方位词词类地位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葛新;方位词“上”、“下”的意义及其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夏寒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方位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博;汉语带有方位词“前/后”的表人名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席红英;蒙汉语色彩词“白”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的对比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袁方;艺术语体和科技语体方位词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范梅;关于现代日语中的“方位词”[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周玉(女牙);《祖堂集》方位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10 王安;汉语中“左”“右”的认知解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雪凝 张金圈 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空间问题研究的新创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李泓冰;让汉语在国内也热起来[N];人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施芳;首届世界汉语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2005年
4 施芳 赵婧;汉语蕴涵巨大的魅力[N];人民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喻京英 李炜娜;世界需求拉动汉语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6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东亚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莫斯科实用东方学学院教师 黄立良;在俄罗斯大地上感受汉语温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大家都来学汉语[N];科技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李静 实习生 陆小青;韩国学生邕城学汉语[N];南宁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黄悦平 通讯员 涂萍 徐春梅 张炎;一群洋学生 韶城学汉语[N];韶关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叶飞 实习记者 李鹤琳;听外国人用汉语合唱[N];中国文化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