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系统非关键状态影响的阀门模糊可靠性评价方法
【摘要】:目前运用常规可靠性模型对阀门进行单一指标的可靠性评估,其结果只有两种状态:系统完全正常、系统完全故障。很难判断阀门系统处在从"完好"到"失效"之间的何种状态。同时忽视系统非关键状态对系统可靠度影响和仅用单一指标进行评估,会造成评估结果不够充分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三重指标的阀门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将阀门系统失效概率PF、考虑系统非关键状态影响的失效概率PEF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作为指标进行可靠性灰数聚类评估。其中考虑系统非关键状态影响的失效概率通过系统累计失效概率及期望状态转换次数求得。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的表达系统非关键状态对可靠度的影响且能得出系统可靠的具体处在何种水平。
|
|
|
|
1 |
李继平;;机械精度的模糊可靠性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年13期 |
2 |
刘贤江;;桥式系统的模糊可靠性的初步研究[J];科技资讯;2007年01期 |
3 |
刘珺,连晋毅;模糊可靠性分析中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隶属函数确定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8期 |
4 |
彭力彬,王博琦,李元昊;基于可能性测度模糊可靠性研究[J];制导与引信;2005年01期 |
5 |
冯海林,刘三阳;发射系统的模糊可靠性[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
6 |
吴晗平;模糊可靠性简介[J];质量与可靠性;2000年01期 |
7 |
冷护基,李广安,卢玉明,颜景平;温贮备系统的模糊可靠性[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8年06期 |
8 |
孟新强;结构强度的模糊可靠性分析与计算[J];航空计算技术;1999年01期 |
9 |
孟新强;结构的模糊可靠性分析与应用[J];上海航天;1999年04期 |
10 |
刘扬松;;浅谈模糊可靠性及其应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6年10期 |
11 |
黄洪钟;对常规可靠性理论的批判性评述——兼论模糊可靠性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前景[J];机械设计;1994年03期 |
12 |
李廷杰,高和;模糊可靠性[J];模糊系统与数学;1988年02期 |
13 |
李廷杰;模糊可靠性的概念和方法探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9年03期 |
14 |
陈立;张民悦;张定海;;不同部件连续2/3(G)系统的模糊可靠性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
15 |
杨明顺,林志航,陈琨,何炳蔚;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可靠性分配[J];机床与液压;2002年01期 |
16 |
胡斌;机械零件及系统的模糊可靠性分析[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
17 |
陈生宝;转换开关完全可靠的贮备系统的模糊可靠性[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0年08期 |
18 |
麦华健;;模糊可靠性概论[J];机械设计;1987年06期 |
19 |
姚滔;许芙蓉;;多部件温贮备系统模糊可靠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