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PSIS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烤烟新品系综合评价效果比较
【摘要】:运用DIOPSIS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对烤烟新品系比较试验中的高代稳定品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经济、抗性、品质指标的情况下,2种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DIOPSIS法分析结果的品种(系)间差异较灰色关联分析明显,能更好地评价品种(系)间的优劣。
|
|
|
|
1 |
李莉;杨雷;杨莉;郝保春;;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草莓种质资源[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
2 |
曹晹,熊恩惠,蔡士宾,朱伟,方先文;小麦优良亲本资源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亲本评述[J];江苏农业科学;1993年03期 |
3 |
张义珍,杨少梅,王淑娟;农业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综合评价方法初探[J];农业技术经济;2001年03期 |
4 |
严明建;黄文章;吕直文;雷树凡;黄成志;;DTOPSIS综合评价法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
5 |
牛越先;;山西省坝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5期 |
6 |
邹永红;谭建林;;基于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的玉米品种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08期 |
7 |
李翔;;灾害防治的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生态经济;1994年04期 |
8 |
黄小兰,陆虎华,胡加如,陈国清,薛林,印志同,石明亮,孙权星,陆冬梅;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12期 |
9 |
范宏迪,付文进,杨燕,胡小平;用灰色系统分析种植密度与棉花农艺性状的关系[J];新疆农垦科技;2005年06期 |
10 |
王懿祥;周国模;白尚斌;;林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和预警信息系统设计[J];林业资源管理;2006年05期 |
11 |
石桂双;;关于对灰色关联分析结果问题的探讨[J];种子科技;2007年03期 |
12 |
石青;陆兆华;刘志梅;杨爱荣;;生态环境脆弱性灰色模糊评估模型(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7年03期 |
13 |
宫丽丹;安锋;林位夫;;橡胶树实生苗模拟胁迫下抗旱性综合评价[J];热带作物学报;2008年02期 |
14 |
张纯;;不同遮荫度栗茶间作模式效益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3期 |
15 |
刘超;白玲;;水泵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实现的探讨[J];农业机械;2009年04期 |
16 |
王力;王岭;;灰色关联分析在盐碱地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
17 |
赵珍;;我国经济增长中农业生产效率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
18 |
陈桂枝;;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以湖北黄冈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
19 |
郭艳荣;铁牛;张秋良;张智慧;;森林健康评价研究综述[J];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01期 |
20 |
陆虎华;胡加如;薛林;黄小兰;陈国清;印志同;石明亮;陆剑波;;以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江苏糯玉米新品种[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