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张近光  
【摘要】: <正> 棉铃虫是危害棉花蕾铃的重要害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它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又继续进行了观察,取得了如下一些新进展。 一、生活习性 成虫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据用四种不同灯光诱蛾比较,20瓦黑光灯下诱集最多,占总数60.6%;3瓦黑光灯次之,占总数18.2%;20瓦黑光灯加200瓦白炽灯占总数15.9%;200瓦光白炽灯最少,占总数6.1%。但所诱雌蛾依次为30.0%、42.0%、67.0%、0.0%,即以双色最高。成虫趋性最强,棉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近光;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J];江西农业科技;1986年06期
2 ;利用黑光灯防治小地老虎和棉铃虫[J];陕西农业科学;1973年03期
3 王建彬,巩志忠,张秋红,段智勇,郭永平;农八师一四八团场棉铃虫监测初报[J];石河子科技;2001年03期
4 吕建萍;一代棉铃虫发蛾早、蛾量大[J];植物保护;1993年04期
5 王金辉,田和平,朱景明,谢新民;湖南省棉铃虫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年04期
6 赵季秋;;打扣心尖、防治第一代棉铃虫[J];辽宁农业科学;1966年03期
7 ;棉铃虫预测预报的方法[J];湖北农业科学;1973年05期
8 葛薇衍,张永红;防治棉铃虫要走联防加综防的路子[J];中国棉花;1993年04期
9 郭文超,白山·哈吉泰,何江,许建军,鲍玉琴,雷勇刚,刘升;玛纳斯河流域棉铃虫发生规律初探[J];新疆农业科学;1999年05期
10 谷士林;;棉铃虫性诱剂的应用方法[J];中国棉花;2010年05期
11 南宏宇;杨涛;;不同药剂对棉铃虫防治效果初报[J];江西棉花;2007年03期
12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J];昆虫知识;1975年03期
13 张炳岭,宫锡鸿,潘海澄;杨树枝把在胶东粮油产区不宜作棉铃虫的测报工具[J];山东农业科学;1989年03期
14 高布尔;;棉铃虫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年10期
15 盛承发,盛如,王红托,宣维健;月相与棉铃虫黑光灯蛾峰日关系的探讨[J];植物保护;2003年03期
16 向农;综合防治棉铃虫[J];河北农机;1994年02期
17 宇文璞;宇文纲;王淑霞;宇媛卫;;介绍三个高效低成本杀灭控制棉铃虫新法[J];河北农业;1994年03期
18 王春义;豫北棉区田间棉铃虫种群发生动态趋势研究[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0年04期
19 刘晓平;孙兴全;吴树芳;;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4期
20 王念慈,李照会;棉铃虫与烟青虫生物学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齐信;;生物农药Bt防治棉铃虫效果的研究[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2 刘定忠;王荣龙;余昌喜;;赣北棉铃虫抗药性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3 李权生;朱世华;范爱华;罗国平;;望江县棉花棉铃虫发生特点、爆发因子及防治对策[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4 梁光浙;郑大宽;;江西棉铃虫世代划分的研究[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5 董利霞;芮昌辉;谭晓伟;;棉铃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药性风险及交互抗性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6 ;棉铃虫防治工作总结[A];植病、昆虫学会通讯3[C];2002年
7 王增君;张福远;韦国庆;宋宪玉;张青;谢来泉;;棉铃虫抗药性监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8 杨秋萍;何永垠;李瑛;丁志宽;;苏北沿海棉区棉铃虫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技术初探[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9 魏国树;张青文;蔡青年;周明牂;;灯光诱蛾量与棉铃虫自然种群数量的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周训芝;朱志良;吕卫东;尹学仁;武进龙;田子华;张绍明;;棉铃虫统防统治产业化模式实施与效益[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昭智;棉铃虫网络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任晓霞;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对有机磷杀虫剂靶标抗性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郑明奇;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纯化及其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梁革梅;棉铃虫Bt毒素受体蛋白生化特性、基因克隆及其与抗性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5 杨亚军;棉铃虫Cry1Ac抗性相关钙粘蛋白基因突变的鉴定与检测[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桂荣;棉铃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对气味的识别[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7 陈凤菊;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诱导表达及其基因克隆[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秦淑莲;前期海温和ENSO指标与棉铃虫发生的遥相关及长期灾变预警[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9 张天涛;棉铃虫嗅觉相关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侯松旺;两种快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方法的建立及棉铃虫病毒基因组中orf107和orf135的鉴定和初步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法军;蛹期土壤水分状况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高宇;棉铃虫Cry1A新受体蛋白的鉴定及与抗性的关系[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杨燕涛;降雨对棉铃虫化蛹和羽化的影响机制及对发生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4 魏巍;棉铃虫几丁质酶cDNA克隆及表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5 张欣;棉铃虫甾醇载体蛋白2(SCP-2)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杰;棉铃虫中肠靶标蛋白的分离与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慕兰;棉铃虫卵上抑卵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冯小军;陕西棉区棉铃虫演变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宋萍;Bt Cry1Ac毒蛋白对棉铃虫和粘虫作用机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10 刘小宁;新疆寄生棉铃虫的赤眼峰品系筛选[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北油田公司华佳综合服务处园林植保中心 桂炳中 黄晓燕;如何防治棉铃虫危害白三叶[N];中国花卉报;2009年
2 省植保总站测报科 席建英;第四代棉铃虫要来了[N];河北科技报;2006年
3 记者 高燕;防治棉铃虫措施要到位[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4 耿挺;让棉铃虫失去解毒能力[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沈瑞;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及对策[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6 徐生海;玉米棉铃虫进入危害高峰期[N];武威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尚松华;精河县全力防治棉铃虫[N];博尔塔拉报;2008年
8 ;如何提高棉铃虫防治效果[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9 通讯员 杨奇德 李采弟;疏勒县牙甫泉镇采取措施防治棉铃虫害[N];喀什日报(汉);2008年
10 徐云海;棉铃虫冬防三法[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