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SERS研究

余海湖  何谋春  周灵德  姜德生  
【摘要】: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金纳米粒子薄膜,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具有明显的SERS效应,其中2双层薄膜的增强效应最强。金纳米粒子相互靠近但又不至于连通的状态具有最强的增强效果。若金纳米粒子通过点、面接触形成连通网络,将导致入射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机率下低,使增强效果降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桂宇畅;文尚胜;张剑平;王保争;赵宝锋;;顶发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出光率分析[J];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2 木村秀夫;赵洪阳;姚启文;程振祥;王小林;;氧化物晶体与薄膜最新研究进展(英文)[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3期
3 ;磁性材料、超导材料和器件[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11年03期
4 袁赟;;一种氮化硅薄膜生长工艺的改进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1期
5 刘晓娜;张婷;孙新格;丁玲红;张伟风;;非晶Pr_(0.7)Sr_(0.3)MnO_3薄膜的电阻开关性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8期
6 杨兵初;左舜贵;鲁振;黄文龙;周聪华;熊健;;PVDF薄膜晶相生长及荧光检测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7期
7 黄新丽;马书懿;马李刚;孙爱民;;生长ZnO薄膜的氧分压对ZnO/PS体系光学性能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11年09期
8 张以忱;;第十七讲 薄膜与表面技术基础[J];真空;2011年04期
9 范俊;;网格掩膜技术消除激光脉冲沉积中的大颗粒[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欣;蒲明华;张红;雷鸣;张勇;赵勇;;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涂层导体SmBiO_3(SBO)缓冲层的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11年04期
11 卢岩;解振海;何剑;李建康;;多铁性材料BiFeO_3的掺杂改性研究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7期
12 汪桂霞;王青松;徐昌杰;;低损耗薄膜背散仪的结构优化[J];光学仪器;2010年04期
13 孙海宜;崔培英;尤进茂;渠凤丽;;电化学可控制备溶胶-凝胶薄膜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J];化学传感器;2011年02期
14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物理学和材料科学及工程学部招生信息[J];物理;2011年07期
15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阿布力孜·伊米提;;玻璃光波导传感元件及其在检测挥发性有机气体中的应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6 张文毓;全识俊;;石墨烯应用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1年05期
17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物理学和材料科学及工程学部招生信息[J];物理;2011年08期
18 刘剑;王明乐;高刘德;董明灵;田晶晶;李园园;;偶氮苯侧链液晶聚合物膜快速不饱和光致取向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9 陶慧英;;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快速调节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8年04期
20 张玉梅;刘梅;于永生;王永红;李海波;费维栋;;FePt/Au多层膜的结构和磁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艳;杨丽珍;陈强;;自组装金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 孙海龙;郭清华;沈理明;袁亚仙;姚建林;顾仁敖;;铁氧化物@AuAg合金纳米粒子的SERS研究及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涛;李壮;王丽;郭存兰;孙玉静;;蛋白质稳定的金纳米粒子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殷鹏刚;郎秀峰;尤汀汀;郭林;;二十四面体金纳米粒子的表面催化性质和等离子体光学研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理论模拟[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房喻;;荧光传感薄膜的性能优化——单层化学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青如;宋峰;张超;赵红艳;刘加东;明成国;林赏心;潘裕斌;;金属纳米颗粒对掺杂铕配合物的薄膜发光的增强和淬灭[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曹阿静;魏悦广;;二维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薄膜从基体上撕开[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古宏伟;杨坚;马平;王俊平;陈岚烽;李浩;刘安生;袁冠森;;高温超导双外延薄膜界面结构的初步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姚利盼;赵明皞;;薄膜楔形压头压痕脱层试验中的压痕应力[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吴锦雷;王传敏;李丽君;;Cu-Ba-O薄膜的快速光电子响应[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少龙;Yb-C_(60)填隙化合物电子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刘爱萍;掺磷四面体非晶碳膜的结构性能及作为生物电极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厉以宇;多维结构薄膜光子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周樨;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晶体晶面可控生长与其特性研究以及纳米晶体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9年
5 汤晨毅;REBCO液相外延中的微结构控制以及薄膜热稳定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潘夏辉;表/界面弹性唯象理论的拓广及弹性表面热力学[D];清华大学;2011年
7 侯莹;多铁性材料外场调控介电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刘玲;基于金属表面等离子激元的荧光增强及光热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张齐贤;新型偶氮苯离子液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昕;金属纳米周期结构表面等离子体及光学性能调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美;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对金SERS基底电磁场增强的初步模拟[D];厦门大学;2008年
2 张云芳;PECVD法制备a-C:F:N薄膜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王艳平;溶胶—凝胶法制备大面积三维有序大孔TiO_2薄膜[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晋荣;用于超宽带多通道WDM的薄膜光滤波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周真真;环境友好型BaTiO_3/FeBSi、Fe:BaTiO_3及Fe:BaTiO_3/FeBSi多铁性薄膜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丽英;N掺杂Ga_2O_3薄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7 玉英;La_(1-x)Bi_xMnO_3及其薄膜的制备与物性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阚剑平;激光层裂法检测薄膜与基体结合强度有限元分析[D];江苏大学;2002年
9 刘朝霞;单相多铁材料BiFeO_3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与表征[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高卫霞;Fe(Cu)掺杂Ge(Si)基稀磁半导体薄膜的结构及磁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军锋;薄膜表面极性火焰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N];中国包装报;2009年
2 记者 束洪福;张端明教授脉冲激光沉积动力学应用研究迈入世界前沿[N];科技日报;2009年
3 任海军 张小军;揭开铁硒超导之谜,我国提供新工具[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