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两自由度驱动冗余并联机器人的承载能力分析
【摘要】:基于一种平面两自由度驱动冗余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解和机构的可达工作空间 ,分析了该并联机器人机构的承载能力 ,利用特例在其工作空间内绘制了承载能力指标性能图谱。这些图谱是该并联机器人的机构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
|
|
|
1 |
孔宪文;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方程[J];机器人;1991年05期 |
2 |
张兆印,佟俊华;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控制算法分析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4年03期 |
3 |
蔡胜利,白师贤;3-SRS型带冗余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4 |
孔宪文,杨廷力;一种新型简单6-SPS并联机器人及其位置正解[J];机器人;1995年01期 |
5 |
孔令富,黄真;力前馈控制的并联机器人自适应系统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6 |
蔡胜利,白师贤;3-TRS型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6年01期 |
7 |
蔡胜利,白师贤;带冗余度并联机器人的特性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8 |
胡明,郭成,蔡光起,戴炬;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运动学计算[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9 |
王奇志,张祥德,崔建江,徐心和;关于一类3-3型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问题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1998年S1期 |
10 |
孔令富,韩佩富,黄真,郑涌;并联机器人力控制算法实时并行处理[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9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