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管可制新型太阳能电池
【摘要】:正美国科学家利用纳米碳管制作出新型太阳能电池,在吸收等量的光子下能产生更多的光电流,其效能将优于现行的光伏电池。他们证明纳米碳管做成的光二极管(photodiode)吸收一个光子能产生多组电子
|
|
|
|
1 |
陈政;Ian Kinloch;Milo S.P.Shaffer;Derek J.Fray;Alan H.Windle;;将普通石墨转变为纳米碳管的电解方法[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2 |
戴黎明;董立民;黄少铭;卢建平;冒怀庆;;具有光、电功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应用[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3 |
廖梅勇;刘志凯;柴春林;杨少延;秦复光;姚振钰;王古国;;低能离子束技术制备纳米碳管初探[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
4 |
韩和相;李国华;葛维琨;谢思深;王炳燊;苏肇冰;;纳米碳管光荧光的实验与理论研究[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
5 |
邱介山;张凡;周颖;韩红梅;胡德生;S.C.Tsang;;煤基纳米碳管的制备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6 |
胡慧芳;李义兵;何红波;;纳米碳管的电子关联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7 |
周刚;段文晖;顾秉林;;纳米碳管中的化学键本质[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8 |
程继鹏;叶瑛;张孝彬;沈忠悦;涂江平;刘芙;陈长聘;;锰结核矿物结构表征与贮氢性能的初步研究[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
9 |
程继鹏;叶瑛;张孝彬;沈忠悦;涂江平;刘芙;陈长聘;;锰结核矿物结构表征与贮氢性能的初步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
10 |
李雪松;朱宏伟;慈立杰;徐才录;毛宗强;魏秉庆;梁吉;吴德海;;纳米碳管经高温处理后在室温,中等压力下储氢[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