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浅析我国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

张艳  曾玲  孙静  
【摘要】:大学城是城市知识经济的发源地,拥有各种资源集聚的优势,对城市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城市化进程等各方面都具有外部正效应,对大学城的建设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必要举措,我国众多的大学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城市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蓬勃发展的海大东方大学城校区[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冯增俊;中外大学城与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定位[J];高教探索;2003年03期
3 楚小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城构建——从人本主义思想到自然人文特色[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红英;康云;;逛大学城去[J];政协天地;2003年03期
5 肖郴松;大学城集成效应及其问题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陈振;;知识管理在高教园区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2期
7 ;东方大学城教学共同体成立[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袁圣军;大学城社区文化的理论与建设初探[J];江苏高教;2002年03期
9 陈万鹏,扬勇俊;关于“广州大学城”建设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期
10 戚玉松,沈广斌;大学城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江苏高教;2002年06期
11 房芸;大学城办学创新之路的探索[J];江苏高教;2004年01期
12 ;大学城新校区建设大事记[J];美术学报;2004年01期
13 张凯华;;东方大学城欠款22亿内幕[J];中国社会导刊;2004年09期
14 黄敬宝;大学城与素质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年01期
15 皮耐安;未来松江大学城的灵魂:各校相对独立,教学资源共享[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9期
16 杨天平;发达国家大学城的发展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7 宋懿琛;;全球大学城市排名[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年01期
18 扬勇俊;关于“广州大学城”建设的若干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9 冯杰,何心展;高教园区(大学城)建设中的政府角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1期
20 莫晓红;试论广州大学城建设的基本原则[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顺;郭小弦;;政治资本、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选择——基于社会转型相关理论的比较分析视角[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发展中的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邓江玉;;大学城若干问题的研究——全国高教科研“十五”规划课题研究论文[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彭岚兰;沈玉芳;柏程豫;;现代大学城发展特点及选址原则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马莉萍;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找寻中对人力资本与社会关系作用感知的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苏坤兴;;福州大学城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7 王恩胡;;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激励[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黄树茂;覃乃勉;;北部湾区域经济开放开发与高校教育文化支撑的构想——关于构建北部湾大学城的理论思考[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金立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陶军;研究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2007年
4 吴英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王庆;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关云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朱浩;非线性视野中我国大学和谐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耐荣;高等学校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利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波;人力资本与高校职称评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3 孙凯;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科研绩效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陈旭芳;教育投资的特性与高等教育收费管理[D];浙江大学;2004年
5 蔡明浩;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蝶飞;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包俐仙;“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周秀峰;基于智力资本理论的高校社会服务管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王博;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求职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黄胜;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就业走势矛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沈虞婷;江宁大学城召开科技产业工作会议[N];江苏经济报;2010年
2 省委政研室 尹宏隽 安伟;建设大学城[N];河南日报;2000年
3 陆昀;东方大学城遭查[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4 范利祥 罗昌平;大学城成为整顿重点[N];中华建筑报;2004年
5 董锐 李昊原 赵一;郫县“智力新城”全新露脸[N];成都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杨立君 戚海燕;京东崛起大学城[N];北京日报;2001年
7 本报实习生 唐闻佳;好点子怎会生出个“死胎”[N];文汇报;2009年
8 本报通讯员 朱劲松 王勇 陈宁 葛新冬 本报记者 张小川 宋广玉;仙林,正在嬗变[N];南京日报;2010年
9 周琪;大学城:以城市经营的名义圈地[N];经理日报;2004年
10 ;大学城的资源共享[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