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Ti对Fe22Cr5Al3Mo合金在500℃过热蒸汽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摘要】:利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熔炼了3种Fe22Cr5Al3Mo-xTi (x=0、0.5、1.0,质量分数,%)合金,在静态高压釜中进行500℃、10.3 MPa过热蒸汽的腐蚀实验。采用XRD、OM、FIB/SEM、EDS和TEM观察分析腐蚀前后样品的显微组织、晶体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3种合金腐蚀不同时间形成的氧化膜均发生了分层现象,氧化膜外层均为Fe_2O_3,中间层均为hcp-Cr_2O_3,内层均为Al_2O_3;在靠近氧化膜和合金界面处的Al_2O_3膜中存在α-(Fe,Cr)。0Ti、0.5Ti和1.0Ti合金的Cr氧化膜厚度与氧化膜总厚度的比值(R)遵循R_(0.5Ti)R_(1.0Ti)R_(0Ti),这说明与0Ti和1.0Ti相比0.5Ti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最优。添加Ti可抑制合金中Cr_(23)C_6第二相的析出,降低合金的氧化膜总厚度,提高保护性hcp-Cr_2O_3膜的厚度,从而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
|
|
|
1 |
熊玉明,朱圣龙,王福会;影响Ti合金热稳定性的因素[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1年S1期 |
2 |
陈国良,王沿东,朱丹青;锰对Ti-45Al-10Nb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年02期 |
3 |
范爱国;;含B的高性能Ti合金[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3期 |
4 |
;Ti和Ti合金的金相样品制备[J];航天制造技术;2011年02期 |
5 |
脱祥明,彭益群,周光爵,李阳,文雪蓉;Ti-6242S合金成份对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1995年06期 |
6 |
周义刚;Ti—679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J];金属学报;1980年03期 |
7 |
王晓民;李和奇;魏书香;郑清贺;陈健;刘渊博;杨浩;;Ti对FeCrMnN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9年04期 |
8 |
庞华,陈秀芳,赵秉军;含Ti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镀层结构及相变规律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7年01期 |
9 |
吴清枝,李佐臣,王卫民;Ti—75合金的耐蚀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0年03期 |
10 |
李灿碧;Ti—6A1—4V合金热处理要点[J];航空工艺技术;1986年01期 |
11 |
汪建林;徐秀英;;βTi合金与不同材料接触的电化学腐蚀[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8年05期 |
12 |
吴杰,熊天英,金花子,崔新宇;生物活性Ti合金材料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3年08期 |
13 |
邵国胜;沈宁福;;Ti对Al-Si合金快速凝固组织的影响[J];金属学报;1992年02期 |
14 |
彭好军;廖树帜;陈佳;王小丽;张淳;谢浩文;欧阳义芳;张邦维;;医用Ti基合金形成焓的改进Miedema模型计算[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7期 |
15 |
张丙,万晓景,王建国,张莹;Ti—24Al—11Nb—3V—1Mo合金热稳定性研究[J];金属学报;1993年10期 |
16 |
李亚国;张少卿;李春志;张体信;;RE铸造Ti合金显微组织的研究[J];金属学报;1984年02期 |
17 |
刘庆,杨王玥,陈国良,吴以琴;Ti-12Co-5Al合金的超塑变形[J];金属学报;1994年17期 |
18 |
刘本良;刘实;王隆保;;Ti及Ti合金中氦泡形貌的透射电镜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