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添加Ti对Fe22Cr5Al3Mo合金在500℃过热蒸汽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孙蓉蓉  姚美意  林晓冬  张文怀  仇云龙  胡丽娟  谢耀平  杨健  董建新  成国光  
【摘要】:利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熔炼了3种Fe22Cr5Al3Mo-xTi (x=0、0.5、1.0,质量分数,%)合金,在静态高压釜中进行500℃、10.3 MPa过热蒸汽的腐蚀实验。采用XRD、OM、FIB/SEM、EDS和TEM观察分析腐蚀前后样品的显微组织、晶体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3种合金腐蚀不同时间形成的氧化膜均发生了分层现象,氧化膜外层均为Fe_2O_3,中间层均为hcp-Cr_2O_3,内层均为Al_2O_3;在靠近氧化膜和合金界面处的Al_2O_3膜中存在α-(Fe,Cr)。0Ti、0.5Ti和1.0Ti合金的Cr氧化膜厚度与氧化膜总厚度的比值(R)遵循R_(0.5Ti)R_(1.0Ti)R_(0Ti),这说明与0Ti和1.0Ti相比0.5Ti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最优。添加Ti可抑制合金中Cr_(23)C_6第二相的析出,降低合金的氧化膜总厚度,提高保护性hcp-Cr_2O_3膜的厚度,从而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熊玉明,朱圣龙,王福会;影响Ti合金热稳定性的因素[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1年S1期
2 陈国良,王沿东,朱丹青;锰对Ti-45Al-10Nb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年02期
3 范爱国;;含B的高性能Ti合金[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3期
4 ;Ti和Ti合金的金相样品制备[J];航天制造技术;2011年02期
5 脱祥明,彭益群,周光爵,李阳,文雪蓉;Ti-6242S合金成份对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1995年06期
6 周义刚;Ti—679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J];金属学报;1980年03期
7 王晓民;李和奇;魏书香;郑清贺;陈健;刘渊博;杨浩;;Ti对FeCrMnN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9年04期
8 庞华,陈秀芳,赵秉军;含Ti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镀层结构及相变规律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7年01期
9 吴清枝,李佐臣,王卫民;Ti—75合金的耐蚀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0年03期
10 李灿碧;Ti—6A1—4V合金热处理要点[J];航空工艺技术;1986年01期
11 汪建林;徐秀英;;βTi合金与不同材料接触的电化学腐蚀[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8年05期
12 吴杰,熊天英,金花子,崔新宇;生物活性Ti合金材料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3年08期
13 邵国胜;沈宁福;;Ti对Al-Si合金快速凝固组织的影响[J];金属学报;1992年02期
14 彭好军;廖树帜;陈佳;王小丽;张淳;谢浩文;欧阳义芳;张邦维;;医用Ti基合金形成焓的改进Miedema模型计算[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7期
15 张丙,万晓景,王建国,张莹;Ti—24Al—11Nb—3V—1Mo合金热稳定性研究[J];金属学报;1993年10期
16 李亚国;张少卿;李春志;张体信;;RE铸造Ti合金显微组织的研究[J];金属学报;1984年02期
17 刘庆,杨王玥,陈国良,吴以琴;Ti-12Co-5Al合金的超塑变形[J];金属学报;1994年17期
18 刘本良;刘实;王隆保;;Ti及Ti合金中氦泡形貌的透射电镜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艳姬;崔春翔;申玉田;何云;王如;王新;;K_2Ti_6O_(13)Ti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蒋晓勤;饶建锡;何豫生;;Ti_(50)Ni_(46.6)Fe_(3.4)合金由R相到I相逆转变中的反常“等温”变化[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二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8年
3 高巧君;邹晓冬;史亦伟;张惠珍;;低Ti含量Sn-Ti合金与人造金刚石界面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镜观察[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4 郭晓慧;沈俊;刘抒;牛焱;;Ni-xCr-yAl合金在800℃碳氧混合气氛中腐蚀行为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C];2019年
5 魏敏;梁秀兵;尹艳丽;陈永雄;刘晓强;;高熵合金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暨第四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郝茜;张翼明;任旭东;高立红;;镨钕合金碳量分析标准样品的研制[A];第十五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郭伟;梁秀兵;陈永雄;王林磊;;高熵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刘荣丽;易师;崔益新;范会涛;;铝钇合金中钇的测定[A];第十三届全国稀土化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保全;;铜铋铈合金中铋、铈的快速测定[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理化分析四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1年
10 沈慧敏;;硒化亚铜浊度法直接测定铅基合金中硒的条件研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铅酸蓄电池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全国铅酸蓄电池学术年会论文全集[C];2000年
11 邓世平;唐光明;胡家桃;;轴尖用Ni-40Cr-3.5Al-1.0Nb-B合金的性能和组织[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2 陈炜;兰长春;杨锐;;合金靶片辐照性能初探[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3 陆兴;张彦生;;Fe-31Mn-3Al-7Cr合金电阻应变灵敏系数的温度影响[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4 张宝根;;铜及其合金表面的腐蚀与保护研究[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5 黄愿平;张晗亮;向长淑;李增峰;;难熔金属及合金形变强化[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6 范景莲;刘涛;成会朝;;中国钨基合金的进步与发展[A];建国60周年中国钨业科技进步与发展文集[C];2009年
17 李青;肖程波;杨海青;宋尽霞;李明;;合金元素对耐腐蚀定向合金显微组织及持久寿命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8 庄应烘;;铜基C_u-C_o-C_r-S_i电极合金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第五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一)[C];1994年
19 刘近朱;欧阳明安;马励;张国威;欧阳锦林;;含硫镍基高温自润滑合金的研究(1)[A];第一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0 朱远志;尹志民;郭昌明;滕浩;;6Cr21Mn10MoVNbN合金的高温流变特性[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宝国;置氢Ti–6Al–4V合金室温变形行为及改性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孙连山;Ti基准晶合金电化学性能及表面修饰[D];吉林大学;2016年
3 孙凯;Ti–6Al–4V合金中绝热剪切带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对抗多次打击性能的影响[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蔡定洲;U-0.79wt.%Ti合金在特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7年
5 黄天荡;C与Ti元素对几种典型高熵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6 江鹏;透氢V_(55)Ti_(30)Ni_(15)合金的制备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7 李文虎;多相Mo-Si-B-La_2O_3合金的制备及其高温氧化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
8 颜泽华;高强耐热Mg-9Gd-3Nd-lZn-lSn-0.5Zr合金的制备及强化行为[D];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年
9 游志勇;合金化对高锌镁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赵瑞锋;Co_xCr_yCuFeMnNi系高熵合金的组织、性能及合金元素的协同效应研究[D];郑州大学;2020年
11 李江;新型高强高弹铜镍硅系合金制备及其微观组织性能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
12 李婧;生物医用多孔钛镍(铌)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3 宋西贵;合金熔体脆性的广义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4 张蔚冉;面向核能体心立方高熵合金的设计和性能[D];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
15 肖平安;Laves相TiCr_2微粒增强Ti基合金的制备及其组织、性能和力学行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6 李力超;高熵合金高温氧化及腐蚀失效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0年
17 周明哲;航空用2E12合金热处理工艺与疲劳行为的相关基础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8 刘红宾;基于合金化改善镁合金强/韧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9 颜永得;镁锂基合金电解法制备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0 杨芬芬;镍铝青铜合金的成分优化与耐蚀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玉翠;CNTs和Ti掺杂W基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吕中源;基于团簇结构模型的高温近α-Ti合金和高强韧近β-Ti合金成分设计与性能测试[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3 李群;基于团簇结构模型的低弹性模量β-Ti合金的相析出行为与结构稳定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崔佳;Ti对铸造Zn-Al-Cu-Mn-Mg合金力学及腐蚀性能的影响[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5 孟显娜;添加Ti对Al-Mn-Mg-RE合金热变形及挤压组织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1年
6 张小新;富Ti含量Ti-Ni合金制备及其负热膨胀性能与相变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坤;添加C、Ti对CoFeNiMn高熵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21年
8 王府伯;耐磨高熵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21年
9 马腾飞;高强铸造Al-5.0Cu-XSi-0.8Mn合金的成分设计、工艺性能及力学性能[D];南昌大学;2020年
10 牛鹏云;AlFeCrCoNi-Zr_x系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11 郭建斌;五元难熔高熵合金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2 刘学峰;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3 尹可心;轻质高熵合金的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14 吴柳融;含ErAl-6.0%Zn-2.0%Mg-1.5%Cu-0.15%Zr合金的热变形及组织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5 毕广利;Al-13Mg-xMn-yRE合金的制备与表征[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6 史鹏飞;高强度铝合金及高熵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6年
17 闫德隆;三种特殊高熵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20年
18 杨英飞;新型高熵合金微观结构及塑性变形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19 张力;高熵合金的制备及组织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7年
20 秦明杰;一种亚稳型铁基高熵合金的开发及力学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赵萍;粉末冶金高熵合金将获更多用武之地[N];中国冶金报;2020年
2 记者 彭科峰;玻璃形成合金液体获证存在液液相变[N];中国科学报;2015年
3 本报记者 张源珊;高氮合金项目填补国内空白[N];长春日报;2015年
4 立冬;美开发出合金制氢新工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5 文言;宝钛成功研制出Ti2AlNb合金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
6 记者 常丽君;“高熵合金”越是低温越坚韧[N];科技日报;2014年
7 王迅;科学家利用高压制成新合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8 记者 刘霞;新合金直接变废热为电力[N];科技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霞;新合金熔点可达4126摄氏度[N];科技日报;2015年
10 记者 崔雪芹;高熵合金强与韧兼得的奥秘破解[N];中国科学报;2019年
11 记者 刘园园;制造耐氢合金新方法出炉[N];科技日报;2016年
12 沈英甲;中国成功研发全球首类烯合金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
13 镁言;尖晶石(MgAl_(2)O_(4))粉末孕育细化Mg-Al合金晶粒[N];中国有色金属报;2021年
14 沈春蕾;科学家揭示高熵合金综合性能与独特变形机制[N];中国科学报;2021年
15 两江;科研团队攻克合金领域难题[N];中国有色金属报;2022年
16 本报记者 江耘 通讯员 周炜;铌钴锑合金真正成分“曝光” 有望成星际旅行新材料[N];科技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