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载能Ni原子斜入射Pt(111)表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颜超  
【摘要】:采用嵌入原子方法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详细研究不同角度入射的载能Ni原子在Pt(111)基体表面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度θ从0°增加到80°,溅射产额、表面吸附原子产额、空位产额的变化情况均可按入射角度近似地分为θ≤20°,20°θ60°和θ≥60°三个区域.当θ≤20°时,载能沉积对基体表面的影响与垂直入射时的情况类似,表面吸附原子的分布较为集中,入射原子容易达到基体表面第二层及以下,对基体内部晶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在20°θ60°的范围内,入射原子的注入深度有所下降,对基体内部晶格的影响减小,表面吸附原子的分布较为均匀,有利于薄膜的均匀成核与层状生长;当θ≥60°时,所有入射原子均直接被基体表面反射,表面吸附原子产额、溅射产额、表面空位产额均接近0,载能沉积作用没有体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增辉;倪明玖;;液态纯铁自扩散系数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2 孙兆伟;张兴丽;;硅锗超晶格结构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颜超;段军红;何兴道;;Ni原子倾斜轰击Pt(111)表面低能溅射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4 陈磊;林鸿;陶文铨;;温度对质子交换膜扩散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蒋洁;周宾;郝英立;;压-电场耦合下纳米尺度水输运的MD模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央宗;;氧气在PDMS中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硅谷;2011年12期
7 李国建;王强;曹永泽;吕逍;李东刚;赫冀成;;初始温度和冷却速率对金属团簇凝固行为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8 邵琛玮;王振华;李艳男;赵骞;张林;;AuCu_(249)合金团簇热稳定性的原子尺度计算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9 姚小虎;张晓晴;韩强;;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双壁碳纳米管的动力屈曲[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兆阳;;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团簇结构的形成与演变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2007“与统计有关的凝聚态物理中一些数值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国栋;李瑶;杨绪秋;刘立胜;翟鹏程;;Zn4Sb3单晶块体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严志军;程东;谢景峰;严立;;铜针尖嵌入晶体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2年
4 沈丹萍;武培怡;;高压/超临界CO_2状态下CMC调控BaCO_3晶体的生长与溶解过程[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孙伟中;赵成利;刘华敏;张浚源;林黎蔚;陈旭;吕晓丹;苟富均;;入射角度对Ar+与SiC表面相互作用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2010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程东;;钽基体上铜薄膜微观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6)[C];2007年
7 刘长松;朱震刚;;分子动力学模拟液态硅的扩散性质[A];全国第六届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赵成利;秦尤敏;吕晓丹;宁建平;贺平逆;陈旭;苟富均;;分子动力学模拟入射角度对F原子与β-SiC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A];2010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田霞;崔俊芝;向美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晶团簇结构微观热—力耦合行为的计算[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10 夏荣厚;田晓耕;沈亚鹏;;一维铜杆中热弹耦合问题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扈国栋;几个生物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计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卢岩;淀粉样短肽聚集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景祥;凝聚过程中原子堆砌模式及其演化的计算机模拟[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李成祥;硅锗异质结构中失配位错演化及应变释放机理的分子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王新林;飞秒激光烧蚀金属材料特性与微零件制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孙泽辉;纳米薄膜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李继玲;异质类富勒烯的聚合及聚合产物的功能化[D];山东大学;2008年
8 张麟;抗凝血纳米功能薄膜材料的研制及抗凝血机理研究[D];中山大学;2008年
9 王晓东;短脉冲及超短脉冲激光对金属的烧蚀及微加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吕勇军;水和水溶液在声悬浮条件下的运动规律与凝固机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雄杰;硅团簇结构硅团簇结构、形变以及相应力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飞;水和甲醇在二维受限下相变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陈昌斌;压力诱发ZnO材料相变机制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丙云;苯基修饰的碳纳米管的储氢及氘与双壁碳纳米管碰撞反应[D];山东大学;2006年
5 杨春霞;液晶材料MBBA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左杰;科赫气体模型中的热传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郭德成;C_2在金刚石(111)表面吸附和离子束辅助沉积类金刚石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9年
8 杨斌;Cu-Al和Pd-Ti系统多体势的构建及在相稳定研究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9年
9 张钧惠;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液体粘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燕山大学;2010年
10 洪涛;碳化硅晶体生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