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洪钧;于在勤;;用受激拉曼散射对食用豆油中微量杂质苯的定性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2 |
朱晓峥,楼祺洪,叶震寰,董景星,魏运荣;固体三倍频激光在高压H_2中受激拉曼散射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3年09期 |
3 |
徐贲,岳古明,张寅超,胡欢陵,周军,胡顺星;惰性气体对受激拉曼散射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4 |
赫光生;受激拉曼散射的量子电动力学描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
5 |
董景星,楼祺洪,宁东,向世清,魏运荣;氦氢混合气体中受激拉曼散射的脉宽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4期 |
6 |
林伟欣;阮双琛;周睿;闫培光;王云才;吕玉祥;;1342nm激光泵浦光子晶体光纤受激喇曼散射的实验研究(英文)[J];光子学报;2009年06期 |
7 |
刘邦群,王新峰,刘祖荫;单模光纤中Raman光放大[J];光散射学报;1994年01期 |
8 |
刘邦群,高晖,刘祖荫;掺铒石英光纤中的受激拉曼散射及受激四光子混频[J];中国激光;1998年01期 |
9 |
程娟,贺应红,左浩毅,杨经国;若丹明6G共振增强苯(C_6H_6)的受激拉曼散射实验研究[J];光子学报;2005年03期 |
10 |
李春明,孙秀平,张喜和,王兆民;双折射光纤受激拉曼散射偏光特性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3期 |
11 |
门志伟;房文汇;孙成林;刘波;里佐威;陆国会;;罗丹明B荧光增强苯受激拉曼散射研究[J];光散射学报;2010年02期 |
12 |
姜永恒;孙成林;李占龙;曹安阳;里佐威;;苯C—H伸缩振动弱增益模式的受激拉曼散射[J];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
13 |
叶震寰,楼祺洪,董景星,朱晓峥,魏运荣;甲烷和氢气混合气体中的多波长拉曼转换[J];中国激光;2004年06期 |
14 |
赵曰峰;张寅超;洪光烈;刘小勤;曹开法;方欣;陶宗明;余诗华;屈凯峰;邵石生;;非线性拉曼激光雷达测量CO_2气体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5期 |
15 |
李占龙;陆国会;孙成林;门志伟;里佐威;高淑琴;;四磺酸基苯基卟啉荧光增强苯的高阶受激拉曼散射[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
16 |
;无线电系运转了我国第一台高压氢受激拉曼散射激光移频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
17 |
周晓军;秦祖军;伍浩成;邹自立;;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S3期 |
18 |
谭勇;张喜和;孙秀平;蔡红星;刘丽炜;高勋;;光纤受激拉曼散射的理论模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9 |
吴涛,俞明,游澜,王淦昌;KrF激光泵浦H_2受激拉曼放大[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2年02期 |
20 |
李伟,冷雨欣,林礼煌,张正泉;宽带抽运情况下乙醇、丙酮溶液中受激拉曼散射光谱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2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