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波纹补偿器无线监测系统的研制

董小方  
【摘要】:波纹补偿器是工业补偿组件,也称为伸缩缝或挠性连接件。它的功能是补偿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而引起的管线位移,以减少管线应力并防止管线故障,可以更好地保证工业设备的正常生产。但在管道维护工作中,由于温度、位移和压力等外部因素,员工很难快速准确地调查和维修波纹补偿器的故障。设计的系统用于解决无法及时找到故障点而造成重大损失以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旨在减少生产事故的可能性,提高安全系数,并确保工业设备的安全,在现代管道系统中,保障工业设备的正常运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刘亚征;王会东;杨知我;;一种全封闭补偿器的研究[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1年02期
2 郭满君;;球形补偿器在煤电站厂外热网工程上的应用[J];炼油设计;1992年05期
3 刘珑龙;王美健;曲伟玉;;一种新型滞后-超前补偿器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1期
4 朱凤芝;王通;李伟华;;一种新型二维小角度测量补偿器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汪普林;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应用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3期
6 胡建昆;“H~∞-补偿器的泛函优化实现方法”一文的补充[J];自动化学报;1994年03期
7 陈杰;;修改观测补偿器控制方案及其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9年04期
8 邹珊;;球形补偿器[J];北京机械;1980年06期
9 尚小晶;吴忠伟;;关于同步补偿器的改进滑模双环控制研究仿真[J];计算机仿真;2020年10期
10 王雷;荆金霞;;大拉杆双波补偿器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8期
11 赵永熹;王华昕;刘隽;;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07期
12 郭培基;余景池;;设计非球面检测用补偿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光学技术;2006年01期
13 陈杰,韩庆雪,俞金寿,何衍庆;观测补偿器控制方案的修改及其应用[J];自动化仪表;1998年12期
14 杨玉良;;电压补偿器的智能控制[J];机床电器;2010年01期
15 沈帆,古孝鸿;利用常数补偿器实现对角优势[J];西南工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6 孙斌;章静珠;;传送补偿器及其应用[J];自动化仪表;1984年07期
17 倪洪启;赵亚文;金驰;;波纹补偿器无线监测系统的研制[J];机械工程师;2018年08期
18 郭东仁;;波纹补偿器种类及其生产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志刚;沈毅;阴辉;;神经网络技术在混合电力补偿器中的应用[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刘敏慨;张珂珂;;补偿器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膨胀节学术会议膨胀节实用技术精选集[C];2006年
3 任永峰;李含善;云怀中;白云;刘广忱;;三相三线制下并联混合型电能质量补偿器的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愈文;吴智铭;叶庆凯;毛剑琴;;H~∞补偿器的泛函优化实现方法[A];1988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88年
5 陆锦军;;基于无线通信的无功功率补偿器的测量控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测控技术与节能环保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黄道平;朱学峰;;非线性预测优化解耦补偿器的研究设计[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7 王朝珠;;广义系统正则输出反馈的结构性质[A];1992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2年
8 马洪涛;韩冰;张晓辉;;非球面单镜检测热试验研究[A];2009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晓东;宁改娣;王跃;;DSSC基于角度控制的几种控制方法分析和仿真[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罗继东;;基于PLC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器设计方案的讨论[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1 周柯;罗安;盘宏斌;;一种HAPF+SVC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研究[A];第五届电能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2 姜旭;肖湘宁;赵洋;任爱平;;静止串联同步补偿器RTDS建模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3 田玉平;冯纯伯;;区间系统鲁棒稳定性的有限检验[A];1993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4 韩忠杰;许跟起;;两端固定的n根系列连接的Timoshenko梁在连接点加控制的适定性与稳定性分析[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5 孙福伟;;完全稳定系统补偿器的设计方法[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6 丛爽;;神经网络在电机非线性补偿中的设计与实现[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7 鹿树理;徐崇庶;;纯滞后对象的模糊控制[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8 岳东;姜春利;许世范;;时滞系统滑动模控制的注记[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9 许博;李树荣;;一类具有输入饱和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控制器设计[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20 王耀南;童调生;;一种基于神经元网络的非线性最优控制补偿器[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尚磊;用于改善电网频率和电压动态的惯量—刚度补偿器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谭智力;不平衡及非线性条件下三相四线UPQC的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乃洲;饱和非线性系统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索格罗;网络传输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赵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控制策略及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帅;单相串联式电压补偿器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2 余珍慧;有源无功功率补偿器的改进[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3 刘子洋;基于模糊PI自适应速度补偿器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8年
4 王立春;供热管网井式补偿器泄漏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5 王美健;几种新型滞后—超前补偿器的设计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宋新新;面向低压用户的电能质量补偿器[D];山东大学;2005年
7 舒欣;分布式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
8 李荃;基于耦合补偿器的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及其FPGA实现[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晓红;基于功率平衡理论的三相负载不平衡补偿器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7年
10 陈雪;基于图解稳定准则的时滞系统超前/滞后补偿器设计[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11 孙友涛;MIMO控制系统的耦合补偿器和自适应控制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12 陈家良;基于瞬时无功的动态电压波动补偿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3 吴和宇;基于神经网络的无需辨识耦合函数的控制算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14 何发达;静止无功同步补偿器兼直流融冰控制策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9年
15 杨伟;计及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D];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
16 王国亮;基于模糊PID补偿器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17 苏锋;模糊神经网络解耦[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18 朱非白;基于T型三电平拓扑的新型电能质量补偿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19 夏晴;基于ARM的大滞后控制系统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20 刘慧威;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数学建模及其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振纲 徐科;全球首个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在天津投运[N];国家电网报;2018年
2 陆振纲 徐科;全球首个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天津投运[N];中国能源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