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面向普适计算的扩展的证据理论方法

张德干  徐光祐  史元春  赵海  陈恩义  
【摘要】:普适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 ,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什么是计算的思考 .由于它需对多源信息进行融合 ,因此该文作者认为它是一种包含融合计算的模式 ,能通过多层次、多视角的融合 ,为人们提供更方便的信任度高的访问信息和计算服务 .基于普适计算应用的需要 ,该文讨论了扩展的证据理论方法 ,该方法采用可靠性因子评估多源证据觉察上下文信息 ;引入时效函数衡量多源证据的有效性与时间的关系 ,并将其组合到信任函数中 ,描述信任mass的时变规律 ;利用功率来度量多源证据觉察上下文信息间的相关程度 ,并通过去相关将其转化为相互独立的证据 ,扩展和完善了经典证据理论提供的方法 ,弥补了其不足之处 ,提高了不同应用场合下服务的质量 (QoS) ,确保了普适计算的服务宗旨 .利用支持普适计算模式的智能空间中的场景 ,验证了扩展的有效性 .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童立靖,张津诗,李明树;有线普适视频的分子化模型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年08期
2 徐光祐 ,史元春 ,谢伟凯;普适计算[J];计算机学报;2003年09期
3 王伟;;面向未来的计算模式——普适计算[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岳成欣;梁声灼;;普适计算在嵌入式系统设备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8年05期
5 王德鹏;李璐;;一种Agent普适机器学习分类器在Smart-It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31期
6 张萌;;普适环境下上下文感知计算的分析和综述[J];科技资讯;2008年30期
7 于哲舟;周春光;刘磊;;嵌入式和普适计算国际会议简介[J];国际学术动态;2006年03期
8 郭亚军;何炎祥;徐芬;王琴;;普适计算的信任管理[J];计算机工程;2007年23期
9 陈锋;黄剑;;支持普适计算的多嵌入式系统[J];计算机科学;2007年11期
10 徐文拴;辛运帏;卢桂章;;普适计算环境下信任机制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08年02期
11 徐文拴;辛运帏;卢桂章;;普适计算环境下服务发现问题的研究与进展[J];计算机科学;2007年10期
12 王德鹏;李凡长;;Agent普适机器学习分类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3 许强;;基于普适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初探[J];现代情报;2006年10期
14 卫丹,匡松;智能信息技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5 王益涵;陶莉;曹奇英;;普适计算中信任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1期
16 佘平;王汝传;孙力娟;;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普适计算模型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4期
17 曹红苹;蒋云良;缪强;;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9期
18 魏东;;普适计算的应用和展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9 杜晓明;陈岩;;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与应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0 王志国;万晓冬;;基于普适环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翔;徐光祐;肖小玲;陶霖密;;基于觉察上下文的实时档案系统[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2 张威;史殿习;;OSGi4HSI: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异构服务集成框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3 吴荣泉;钱立群;;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4 陆闻天;陶先平;吕建;;普适计算环境中隐私保护的研究与进展[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06)论文集[C];2006年
5 饶翔;张瞩熹;史殿习;尹刚;丁博;王怀民;;普适计算透明通信关键技术[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张磊;陈渝;史元春;;PerTester:一个可配置化的普适计算测试平台[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7 叶剑;李锦涛;史红周;朱珍民;郭俊波;顾晓光;;面向普适计算的虚拟桌面服务系统设计[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8 ;前言[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9 孙正兴;;环境智能—普适计算时代的计算服务模式[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10 邸锦;苗振江;杨晓晖;;基于关键词识别及主题检测的智能家庭普适计算系统[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霄;基于普适计算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松乔;普适计算中面向移动的软件自适应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廖渊;普适计算环境下一种基于QoS的服务构件组合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4 张向刚;觉察上下文应用的开放式支撑环境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孙道清;基于信任和服务模型的普适计算安全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6 马守明;基于WSN的普适计算情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彭志宇;普适计算环境下的隐私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志强;普适计算环境下基于场景的可配置服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姚琳;普适计算中实体认证与隐私保护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梁伟光;基于证据理论的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斌;普适计算环境下轻量级中间件平台的研究和实现[D];浙江大学;2005年
2 陶莎;普适计算环境下服务发现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王志刚;普适计算环境中上下文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德鹏;一种Agent普适机器学习分类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徐金星;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6 刘瑶;基于普适计算模式下的数字家庭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易健康;觉察上下文计算软件支持环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罗功宸;普适计算多相性及个人智能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王安文;可穿戴计算平台结构设计与实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峰;构件化嵌入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旭东;手机将进入普适计算时代[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徐光祐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无所不在的普适计算[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刘霞;普适计算让你同享多台计算机[N];科技日报;2010年
4 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邱善勤 王常青;普适计算:蓝海有多宽?[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陈超;信息社会也须以人为本[N];科技日报;2009年
6 谢伟凯 徐光佑 史元春;普适计算[N];计算机世界;2002年
7 英特尔公司普适计算策略研究项目主任工程师 Roy Want;普适计算中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很重要[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8 ;奠定普适计算的基础[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9 荆晶;“最小计算机”问世,或开启“普适计算”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训练部部长 王怀民;普适计算:融入生活的下一代计算技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