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含抗转能力散粒体的宏微观力学特性数值分析

蒋明镜  李秀梅  胡海军  
【摘要】:颗粒间抗转因素对散粒体宏微观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将蒋明镜(2005年)等提出的抗转动接触模型植入离散元分析软件PFC2D中,模拟了大量刚性边界下的砂土双轴试验,研究了压缩过程中试样的宏观力学性质及部分微观参量的变化情况,用以定性分析颗粒间抗转作用对散粒体的宏微观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颗粒间的抗转作用对散粒体的宏微观特性影响显著。宏观上,抗转系数越大,试样的强度及剪胀越明显,抗转系数达到一定值时松砂试样亦会出现软化及剪胀现象,内摩擦角随抗转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微观上,同一围压下,抗转系数越大,砂土颗粒平均接触数即配位数稳定值越小,接触点方向性越明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明镜;李秀梅;孙渝刚;胡海军;;考虑颗粒抗转动的砂土双轴试验离散元模拟[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2 申志福;蒋明镜;朱方园;胡海军;;离散元微观参数对砂土宏观参数的影响[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3 黄雨;李光辉;郑虎;;砂土流滑运动的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4 熊保林;邵龙潭;;考虑主应力轴旋转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的改进[J];工程力学;2008年01期
5 齐德瑄;张义同;任述光;;平面应变状态下砂土剪切带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6 郑敏;蒋明镜;申志福;;简化接触模型的月壤离散元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S1期
7 路德春,姚仰平;砂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J];力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姚仰平;周安楠;侯伟;;砂土硬化特征的描述及其试验验证[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9 熊保林;邵龙潭;;考虑中主应力效应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的改进[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童朝霞;张建民;张嘎;;考虑应力主轴循环旋转效应的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11 姚美芹;买买提江·依米提;赵青宝;殷德刚;司马义·努尔拉;;高耐盐性吸水树脂在新疆盐渍土治理中的应用试验[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4期
12 邓安;冯金荣;;掺入轮胎橡胶颗粒对砂土剪切性状的影响[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3 宋飞;张建民;;各向异性砂土渐近状态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14 李培振;崔圣龙;吕西林;赵鹏;;液化地基自由场振动台试验的土性参数识别[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5 王者超;李术才;;高应力下颗粒材料一维力学特性研究(Ⅰ):压缩性质[J];岩土力学;2010年10期
16 邓子胜;砂土振动固结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0年04期
17 张春梅;冯玉芹;王英浩;;砂土地震液化危害及地基处理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3期
18 迟明杰;赵成刚;李小军;;剪胀性砂土边界面模型的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19 李瑜琴;赵景波;;长安区不同性质土层CO_2释放规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12期
20 童朝霞;张建民;于艺林;张嘎;;中主应力系数对应力主轴循环旋转条件下砂土变形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明镜;李秀梅;孙渝刚;胡海军;;考虑颗粒抗转动的砂土双轴试验离散元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君;耿庆东;;三维颗粒生成算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宁;高岳;;透明砂土三轴试验的颗粒流模拟[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芹永;蔡美峰;;冻砂土爆破块度分布的分形研究[A];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2年
5 赵法锁;胡志平;罗丽娟;;平面旋转坡体形成的离散元仿真模拟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文化;;水下砂土层非线性动力反应的直接差分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亚军;肖洪浪;;腐殖酸对铬在砂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巨能攀;涂国祥;邓辉;;四川某公路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蒋明镜;李立青;David Harris;;一个描述砂土流动的非常规本构理论[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加瑞;朱伟;钟小春;;砂土拱效应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针对典型摩擦副的非流态化颗粒流润滑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郑文刚;离散元工程计算软件前后处理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马炜;散体介质冲击载荷作用下力学行为理论分析与算法实现[D];北京大学;2008年
4 张锐;基于离散元细观分析的土壤动态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罗勇;土工问题的颗粒流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迟明杰;砂土的剪胀性及本构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殷黎明;甘肃北山花岗岩节理水力、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8 张昭;砂土中桩基础沉降机理宏细观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曲焱炎;超声驱动微摩擦机理分析及各向异性摩擦材料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周燕国;土结构性的剪切波速表征及对动力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彪;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危夏;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的精密排种器分析设计软件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魏星;云南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合料性能仿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4 赵德文;离散单元法在宜万线马水河大桥岩石岸坡桥基稳定性分析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侯悦琪;砂土本构关系与LS-DYNA二次开发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杨全文;离散元法干颗粒接触模型研究及微机可视化程序设计[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7 蒋良潍;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及其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蒋俊;岩溶及采空区塌陷的地质灾害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宁加星;砂土应变局部化的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鞠海燕;砂结构性有限特征比本构关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晓虹;五年内消灭砂土路[N];珠海特区报;2006年
2 韩春;农药火灾的扑灭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3 记者 刘复培;“十一五”我市全面消灭砂土路[N];福州日报;2006年
4 记者 丛丽娜;我区今年力争完成公路建设投资50亿元[N];西藏日报;2007年
5 张强;扑灭化学品火灾有四禁[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6 张珍;有机茶园建设[N];广东科技报;2003年
7 张向永 王海;执法者靠违规采砂场养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崔吉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理[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9 黄薇薇;省管公路将全面实现水泥路面化[N];韶关日报;2006年
10 安集;易燃品发生运输事故该怎么办?[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