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Web带宽区分服务

高昂  慕德俊  胡延苏  潘文平  
【摘要】:基于线程/进程分配的Web区分服务策略仅仅关注连接延迟,而在服务器带宽受限的情况下,由于处理延迟成为客户端总延迟的主导部分,因此区分效果很差。提出的基于带宽调节的区分服务策略,通过两级自适应模糊控制,调整服务于不同优先级请求的虚拟主机的带宽配额,从而控制处理延迟,实现比例延迟保证。经稳定性分析与实验验证,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对于静态模糊控制,其延迟比与期望值的方差减少了40%。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辛丽苹;;基于DiffServ和MPLS结合的QoS实现[J];福建电脑;2007年01期
2 陈文英;褚福磊;阎绍泽;;智能桁架结构自适应模糊主动振动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3 赵增辉;刘素桃;李世武;;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区分服务设计[J];无线电工程;2010年11期
4 顾本艳;何对燕;程玉柱;;区分服务模型下LOBS网冲突解决方案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5年11期
5 丰树谦;李体红;李海霞;绍志清;;Diffserv网络中组播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2期
6 何泾;;基于QoS的3G网络系统设计与研究[J];通信技术;2010年08期
7 杨威;周井泉;;多优先级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年11期
8 秦念;吉萌;;基于MPLS的DiffServ模型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02期
9 李金厚,张绍德;一种基于综合策略的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表;2000年05期
10 王益群;宁淑荣;刘建;;热轧立辊电液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11 孙海涛;刘楚达;李义兵;;移动IPv6中端到端Diffserv QoS上下文转移框架[J];计算机工程;2006年21期
12 李二超;李炜;王洪瑞;;一种PID型自适应模糊控制的设计及其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07年03期
13 崔超;吴双;郑晓东;柴宝仁;;SCARA GRB400机器人系统模糊模型建立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14 师五喜;郭利进;郭文成;;一类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9年10期
15 魏建华;李帅;;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泵控马达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J];机床与液压;2009年12期
16 王学慧;;微型机还原炉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及其节能效果[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17 侯胜利,李应红;分组交换网的服务质量及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2年05期
18 徐万方,罗安,王丽娜,涂春鸣;采用智能控制器的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0期
19 吕刚,焦留成;多模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及其在精密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年01期
20 谭祖国;王文娟;;实时多媒体服务端到端QoS解决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卫红;霍伟;;基于滑模原理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席媛媛;袁家斌;;区分服务下基于服务质量参数的流标签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苏宇;国加磊;;基于MPLS网络的QoS保障机制及改进策略[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汪淑娟;梁满贵;;IP网QoS保证机制及其对卫星系统的适应性[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爱军;;向全分组协议演进的卫星通信系统[A];2009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09年
6 杜婧;余敬东;;移动Ad Hoc网络服务质量保障技术综述[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黎晓亮;陈晓梅;;DiffServ网络中的分层流量整形及改进[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马润斌;;IP网络发展的基石——服务质量(QoS)[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鹏;基于带缓存交叉开关的交换结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2 袁巍;光突发交换网络区分服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彭凯;WCDMA核心网的QoS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魏丫丫;Web传输的性能优化[D];清华大学;2006年
5 余志洪;宽带网业务质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向渝;IP网络QoS和安全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任淑婷;宽带IP网络中基于QoS的计费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郭小清;面向IP网的实时视频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刘安丰;基于QoS的分布式Web服务结构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王阳光;应对灾变的广域保护信息处理及通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UMTS数据业务QoS保证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李娟;基于区分服务模型的IP QoS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邢立康;IXP2400在分组交换网中的QoS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4 朱小艳;基于区分服务的主动式队列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陈莹;DiffServ over MPLS的流量工程的研究与仿真[D];广西大学;2007年
6 秦全钢;基于MPLS的IPTV QoS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阳晓剑;基于MPLS的VPN QoS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龚艺;基于区分服务的VoIP语音质量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徐宇馨;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智能测控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05年
10 黄英杰;钢板彩涂过程中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北京邮电大学宽带通信网络实验室 程胜;如何优化VoIP通话系统[N];通信产业报;2004年
2 李振武 白英彩;解读区分服务[N];网络世界;2003年
3 顾忠禹;ZXR10核心路由器的QoS实现[N];人民邮电;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