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铝合金热变形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的确定
【摘要】: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03铝合金进行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10.0 s-1高温等温压缩实验,利用Zener-Hollomon参数模型建立了合金热变形峰值流变应力本构模型。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分析,3003铝合金热变形软化机制主要是动态再结晶,随着ln Z值的减小,动态再结晶进行得越充分;ln Z值较大时,3003铝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软化机制主要以动态回复为主,据此获得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为T≥400℃,ln Z≤31.98。由应变硬化速率计算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为εεc=0.00532ln Z-0.12452,其大小与Z参数成正比关系。
|
|
|
|
1 |
姜科;孙圣洁;;动态再结晶临界判据和机理的研究[J];有色金属加工;2009年06期 |
2 |
臧尔寿;张厚君;;铌对共析轨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J];物理测试;1990年01期 |
3 |
张鸿冰,张斌,柳建韬;钢中动态再结晶力学测定及其数学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7期 |
4 |
李龙飞,杨王玥,孙祖庆;原始晶粒尺寸对低碳钢中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4年02期 |
5 |
周建,张廷杰,张小明,马光来,田锋,周廉;锻造方式对7075铝合金锻件动态再结晶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8期 |
6 |
叶健松,徐祖耀;35CrMo钢动态再结晶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轧钢;2004年05期 |
7 |
蒋树农,刘楚明,李慧中,张新明;高纯多晶铝的动态再结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8 |
何燕,张立文,牛静,裴继斌;元胞自动机方法对动态再结晶过程的模拟[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年04期 |
9 |
邓小虎;张立文;何燕;裴继斌;卢愈;;应变速率对金属动态再结晶影响的数值模拟[J];塑性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
10 |
伍来智;陈军;张鸿冰;;40Cr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及晶粒细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11 |
邓小虎;张立文;卢瑜;裴继斌;;动态再结晶过程的三维元胞自动机模拟[J];金属热处理;2009年04期 |
12 |
蔺永诚;陈明松;钟掘;;42CrMo钢亚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年02期 |
13 |
权国政;刘克威;周杰;陈斌;;基于热力耦合的塑性成形动态再结晶仿真分析[J];热加工工艺;2009年19期 |
14 |
谢章龙;刘振宇;王国栋;;低碳9Ni钢的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15 |
姜科;孙圣洁;;动态再结晶临界判据和机理的研究(续)[J];有色金属加工;2010年01期 |
16 |
王丽君;关小军;禹宝军;赵健;;热加工材料动态再结晶介观组织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3期 |
17 |
付甲;李永堂;齐会萍;;压下量对铸态42CrMo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研究[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1年02期 |
18 |
王琴;方绿频;;动态再结晶过程的定量化可视化元胞自动机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22期 |
19 |
麻晓飞;;动态再结晶过程的元胞自动机模拟[J];热加工工艺;2012年02期 |
20 |
欧阳德来;王克鲁;崔霞;;Ti-6Al-2Zr-1Mo-1V合金β锻动态再结晶(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