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相变热轧TRIP钢塑性断裂的实验研究
【摘要】:通过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了基于动态相变热轧C-Mn-Al-Si系TRIP钢塑性断裂后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果表明,实验钢组织中尺寸较大的残留奥氏体,在塑性过程中很快就会发生马氏体相变,从而导致孔洞或裂纹的起源或萌生;而且,裂纹的起源和扩展与组织的铁素体/残留奥氏体(马氏体)密切相关。减小残留奥氏体的晶粒尺寸,提高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不让其在形变初期快速转变为马氏体,有利于TRIP钢强度及塑性的提高。
|
|
|
|
1 |
李晓刚;姚治铭;陈华;柯伟;郑修麟;;残留奥氏体对多冲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1992年11期 |
2 |
谭为信;高抗弯强度活塞环的热处理工艺[J];金属热处理;2001年12期 |
3 |
周庆德;饶启昌;方亮;赵训礼;王东平;刘国庆;胥德贵;;消除中铬白口铸铁中残留奥氏体的热处理研究[J];现代铸铁;1985年04期 |
4 |
;国外期刊文摘[J];金属热处理;1987年04期 |
5 |
张素英;蔡惠民;甘奇;邵亚平;;S195球铁凸轮轴裂纹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1989年10期 |
6 |
王伊卿,张实诚;用深冷处理消除Cr12MoV钢冲模热处理变形[J];金属热处理;1998年11期 |
7 |
熊华,史学芳,毛信孚,王旗,王茂林;油泵主动齿轮及主动轴断裂分析[J];金属热处理;2000年12期 |
8 |
;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钢中残留奥氏体的含量[J];上海钢研;1977年01期 |
9 |
刘春明;张钢华;梁志德;徐家祯;;考虑畸变影响的残留奥氏体的X射线测定的电算法[J];物理测试;1983年03期 |
10 |
王强;邢军柏;常晋鹏;王文兰;;马氏体/贝氏体复相灰铸铁组织及形核特点[J];金属热处理;2008年10期 |
11 |
蔡红;葛凯晨;卢军;沈正元;杨威;;95Cr18不锈钢的深冷处理[J];金属热处理;2009年05期 |
12 |
陈祥;;变质处理对高硅铸钢残留奥氏体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年03期 |
13 |
刘勇;刘新龙;张金东;;深冷处理对Cr12Mo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1年08期 |
14 |
蔡安源,李周,关振中,杜树芳,虞克勤,吴洪志,董士学;滚动轴承钢尺寸稳定性的研究[J];轴承;1965年03期 |
15 |
刘云旭;渗碳18Cr2Ni4Mo钢中间回火规范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0期 |
16 |
张明星;王军;康沫狂;;硅在低碳合金钢中作用的研究(Ⅱ)——硅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1992年09期 |
17 |
方建儒,姜启川,王树奇,张瑞卿;新型铸造热锻模具钢强韧性本质的探讨[J];金属热处理;2001年11期 |
18 |
高殿奎,刘艳色;Cr12 MoV钢凹模的热处理工艺改进[J];金属热处理;2002年02期 |
19 |
戴玉梅,刘艳侠,马永庆,张占平;热处理工艺对5Cr8Mo VSi钢组织结构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4年05期 |
20 |
范长刚;董瀚;时捷;雍岐龙;惠卫军;王毛球;翁宇庆;;镍含量对2200 MPa级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