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模式、政府模式与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化解——一个三期博弈的分析框架
【摘要】:分析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化解中的政府手段和市场机制,对于下一步规范城商行营商环境、化解流动性风险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首先通过银行间的博弈模型,发现政府持股比例越高会增加城商行同业负债比例,进而提高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全社会资金需求不足,大型银行资金投放的机会成本降低,有利于城商行获得同业负债,但却进一步积累了流动性风险。其次,通过系统GMM对2011—2018年80家城商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假说。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进一步提出政府行为边界,破除隐性担保,建立城商行资金内部定价机制以及完善城商行监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
|
|
|
1 |
吴越菲;;流动性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六届学术年会文集-2018年度)[C];2018年 |
2 |
楚德江;;论我国有效政府模式的构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赵大生;;服务型政府模式及其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探索[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4 |
包忠明;袁淑清;;服务型政府的创新目标[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