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广州段微表层和次表层水中重金属分布与风险的初步评价
【摘要】:2009年2月至7月对珠江广州段4个站位的微表层与次表层水中As、Cd、Cr、Cu、Zn和Pb的质量浓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段水体均不同程度地受到6种重金属的污染;除Zn以外,微表层对其余5种重金属均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微表层平均总致癌风险为1.7×10-4.a-1,是次表层平均总致癌风险1.5×10-4.a-1的1.1倍,是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的3.4倍;总致癌风险(As、Cd和Cr)约占总风险的99.8%,远高于总非致癌风险(Cu、Zn和Pb)的0.2%,控制含Cr和As废水的排放是降低该河段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
|
|
|
|
1 |
张珞平,林杰;厦门港海面微表层对海水中石油烃的富集作用[J];海洋环境科学;1991年01期 |
2 |
阎友柏,林明河,詹小涌;珠江广州段水污染特征的研究[J];环境科学;1987年02期 |
3 |
朱卓洪,李飞永,陈金斯;珠江河口微表层营养盐和有机物的含量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1993年Z1期 |
4 |
汪晶,阎雷生;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1993年05期 |
5 |
隋战鹰,蔡伟强,胡韶华;以浮游藻类的种群组成评价珠江广州段水质情况[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6 |
韦兴平;北海微表层中的有毒物质[J];海洋环境科学;1991年03期 |
7 |
汪晶,阎雷生;简论对健康风险评价的管理[J];环境科学研究;1993年06期 |
8 |
张士林;大西洋海水的污染概况[J];海洋环境科学;1987年01期 |
9 |
王永杰,贾东红,孟庆宝,束富荣;健康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J];环境工程;2003年06期 |
10 |
田裘学;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