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损伤91例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方法及手术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1例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结合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时相性",强调对不典型病例的临床观察和重复使用特殊检查的必要性,提出不宜把腹腔穿刺阳性作为剖腹探查的绝对指征。结论:结合临床症状选择适合手术时间对技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起重要作用。
|
|
|
|
1 |
修瑞娟,莫正文,刘淑英,鲜述京;金黄地鼠微血管管径的正常生理运动——用闭路电视系统连续扫描记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
2 |
魏仁榆,沈锷;在自发呼吸时肺回缩引起的迷走神经传入放电[J];生理学报;1980年02期 |
3 |
高兴玉;兰培根;;洋地黄中毒所致的混乱心律一例[J];川北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
4 |
林琦,王健华;临床心电图读片 心动过速伴宽大畸形的心室波群(一)[J];重庆医学;1981年03期 |
5 |
马世盐,孙连仲,于晓春,隋志仁;X射线体外照射后脾淋巴细胞电泳移动性的改变[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04期 |
6 |
孙连仲,隋志仁,于晓春,张桂英;脾淋巴细胞膜表面电荷的辐射剂量效应(简报)[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1期 |
7 |
陈祥银;与补体介导的肺内白细胞淤滞和肺动脉压升高有关的血栓素并非来自血小板[J];国际呼吸杂志;1983年03期 |
8 |
鲁映青;离体大鼠门静脉有二种不同的突触后α-受体的证明[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3年06期 |
9 |
阴发明;康兴平;付文栋;;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几种途径[J];天津医药;1983年11期 |
10 |
张志文,李伟雄,张秀娟;化学粘堵对兔输卵管功能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4年Z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