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Mann-Kendall检验的嘎呀河流域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金成浩  韩京龙  
【摘要】:基于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嘎呀河流域降水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年降水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研究时段内年径流量各雨量站均存在突变点,就流域而言,1985年为整个流域降水量的突变点。汛期降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非汛期降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老庙、天桥岭、汪清、仲坪和西大坡站汛期降水量变化对年降水量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该流域汛期降水量突变点为1982年,非汛期无明显突变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婷;于福亮;李传哲;柴增凯;;1960—2005年湄公河流域径流量演变趋势[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陈梅;;洪泽湖泗洪水文站降水蒸发规律解析[J];硅谷;2011年10期
3 邓珺丽;张永芳;王安志;关德新;金昌杰;吴家兵;;1967—2006年太子河流域径流系数的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6期
4 孙永亮;李小雁;汤佳;许何也;;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及其水文效应[J];资源科学;2008年03期
5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影响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06期
6 殷红;郭瑞;殷萍萍;胡涛;郭范顺;;辽河中下游流域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7 詹道强;沂沭泗流域汛期降水特征与临沂站洪峰流量的对比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8 马柱国;黄河径流量的历史演变规律及成因[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9 王西琴;张远;张艳会;;渭河上游天然径流变化及其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贡献量[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6期
10 刘剑;姚治君;陈传友;;雅鲁藏布江径流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03期
11 刘健;张奇;许崇育;张增信;;近50年鄱阳湖流域径流变化特征研究[J];热带地理;2009年03期
12 邵骏;袁鹏;颜志衡;张文江;;基于HHT的雅鲁藏布江径流变化周期及趋势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3 吴旭;刘占衍;;邯郸市主城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分析[J];地下水;2010年04期
14 栗彦博;田长涛;;汤旺河晨明站水位~流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年01期
15 周玮;吕爱锋;贾绍凤;;白洋淀流域1959年至2008年山区径流量变化规律及其动因分析[J];资源科学;2011年07期
16 刘贵春;李彩芸;李州英;;2005年黄河上游汛期水情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6年03期
17 梁凤国;董增川;王殿武;;基于模糊模式识别法的辽宁省汛期降水预测与分析[J];水文;2010年03期
18 胡电海;赵建华;;晓桥水文站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J];江苏水利;2011年07期
19 孙杰;许杨;陈正洪;王凯;;华中地区近45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1期
20 杨特群;饶素秋;张勇;陈冬伶;;厄尔尼诺与黄河流域汛期降雨洪水的关系分析[J];人民黄河;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兴;魏文寿;辛渝;李帅;;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对夏季0℃层高度变化的响应[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王振龙;陈玺;郝振纯;孙乐强;钱筱暄;;淮北平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分析——以五道沟实验站为例[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渺林;;涪江流域气候及径流变化趋势[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4 章毅之;;基于日降水量的江西省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李聪;曹占洲;丁林;杨志华;宫恒瑞;;基于MODIS影像的艾比湖水域面积变化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卢晓英;阙汉光;;永定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趋势与成因分析[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罗健;荣艳淑;;利用英国CRU资料重建华北地区百年蒸发量及变化分析[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明春;张强;邓振镛;史志娟;;气候变化对石羊河流域径流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玉苏甫·阿布都拉;毛炜峄;王永利;;和田河夏季流量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春蓁;刘志雨;;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侠;雅鲁藏布江流域关键水文要素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宏权;张家口市永定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3 孙善磊;气候和植被对鄱阳湖流域地表水分平衡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霍雨;鄱阳湖形态特征及其对流域水沙变化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杨蕾;珠江磨刀门河口的沉积化学环境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6 孙福宝;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杨汉波;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方程推导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08年
8 魏中青;红枫湖有机氯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谢虹;青藏高原蒸散发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970-2010)[D];兰州大学;2012年
10 高洁;高山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融雪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雪丽;新疆博斯腾湖流域气候变化及地表径流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宁翔;安宁河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郑杰元;气候变化影响下区域水文要素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金爽;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气候变化和径流特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毅鹏;近40年青藏高原地区水汽循环变化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王荣;华北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李永能;塔克拉玛干沙漠对流层中上部大气尘埃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苏洋;南北极电离层F层观测与国际参考电离层对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袁蕾;震电效应在冻土动力学性质试验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陈耀斌;淮河流域气侯变化及其对河流水质水量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忠;黄河母亲要断乳[N];中国气象报;2002年
2 柴许林特约记者 夏群良;气象水文预测震区风云变幻[N];解放军报;2008年
3 石云华;贵州:地震波技术精探地下煤层[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石云华;贵州:地震法新技术精探地下煤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王欢;西部冰川总面积减少4.5%[N];兰州日报;2006年
6 戴随刚新华社记者 叶超;青海湖面积“谷底反弹”持续增长[N];中国气象报;2007年
7 王璐瑶;贵州推广煤田“地震法探勘”新技术[N];中国矿业报;2007年
8 记者 王巧然;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开钻[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姜辰蓉 何伟;监测表明:近4年来青海湖“日渐丰盈”[N];人民政协报;2008年
10 姜辰蓉 戴随刚;青海湖水位持续上升有望重现昔日风采[N];西部时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