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汽车状态估计算法
【摘要】:以信息融合技术为基础,根据状态估计理论,对汽车的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进行了估计。仿真计算与场地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过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测量问题。
|
|
|
|
1 |
郝奕;李以农;郭旭;刘建房;;车辆控制系统中的信息融合技术[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2 |
熊伟;张晶炜;何友;;共同系统状态过程噪声的多传感器联合滤波算法[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04期 |
3 |
余建军;刘维国;李博;;多传感器混合式融合结构设计及算法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11年03期 |
4 |
戴劲峰;;基于信息融合的变压器故障在线检测[J];电工电气;2010年07期 |
5 |
殷艳华;王学伟;;复合制导中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9年03期 |
6 |
李炎亮;高秀华;李占江;杨旭;;最优跟踪车载式自行火炮多桥动态转向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S2期 |
7 |
常晓华;崔平远;崔祜涛;;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深空巡航段自主导航算法[J];上海航天;2010年03期 |
8 |
何洪文;熊瑞;;基于滑模观测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荷电状态估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3期 |
9 |
叶周,卢建刚,顾全,卜丽莉;广东省网EMS中状态估计可观测分析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1期 |
10 |
刘明,周双喜,邓佑满,何光宇,陈雪青;配电系统状态估计区域解耦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6期 |
11 |
应春晖;;提高清远地调状态估计软件运行率的措施[J];广东电力;2007年08期 |
12 |
刘浩;侯博渊;;保留非线性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法[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3 |
黄东惠;高亮;张绍和;;最优乘子在电力系统快速分解状态估计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14 |
张海波;李林川;;一种实用状态估计不良数据检测方法[J];天津电力技术;2001年04期 |
15 |
孙健,张锋,江道灼;中压配电网分段状态估计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年03期 |
16 |
陈磊,张土乔,吕谋,何小香;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管网状态估计神经网络模型[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10期 |
17 |
赵众,池上康之,中村政俊;基于非线性分离模型的预测控制及其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3期 |
18 |
郑健;王承民;张强;刘志强;;自适应抗差理论在配网状态估计中的应用[J];继电器;2006年10期 |
19 |
李清政;钟建伟;;基于神经网络法的配电网状态估计[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20 |
郑博谦;;不良数据辨识新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