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改进的超宽带传输参考系统及其性能

梁彩凤  王树勋  孙晓颖  丁锐  
【摘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传输参考(MTR)结构,该结构充分利用了超宽带(UWB)信道的准静态特点,在发射端一帧中只发射一个参考脉冲和多个数据脉冲,在接收端利用这一个参考脉冲来解调多个数据脉冲。在不考虑符号间干扰的单用户情况下,此种结构接收机的误码性能优于一般的传输参考(TR)系统,且其数据速率提高了近一倍。与差分传输参考(DTR)系统相比,两者误码性能基本一致,但这种收发方式因无需差分编码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最后使用Scholtz's单循环脉冲和IEEE802.15.3a中的信道模型进行了性能仿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包志华;张士兵;章国安;秦金婧;;基于三级调制的多带OFDM-UWB多址算法[J];通信学报;2007年11期
2 向新;王勇;易克初;田红心;;广义UWB-ATR接收机[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7年03期
3 邱昕;沙学军;吴宣利;;基于相位信息的分数傅里叶变换域超宽带接收机[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王辉宇;张钦宇;张乃通;沙学军;;码间干扰效应对I-UWB频谱效率的限制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5 张士兵;章国安;吉晓东;;认知无线电超宽带多址与抗干扰策略[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张士兵;张力军;;多带OFDM-UWB系统峰均功率比降低方法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6年06期
7 裴颖;庞伟正;郑仁飞;;基于IEEE UWB标准信道模型的RAKE接收机性能分析[J];信息技术;2006年06期
8 廖洪运;王玲;;CPPM-UWB系统Rake接收机性能分析[J];科技导报;2009年16期
9 薛伟成;杨会明;;三维单纯形射线追踪法通用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0年05期
10 刘林;田进军;刘朝辉;;基于DDS和直接频率合成技术的超宽带捷变频源设计与实现[J];兵工学报;2010年12期
11 张士兵;姚明瑾;;滤波器组的结构优化与实现[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2 张鸿;陈贵灿;陈亮;;多带OFDM超宽带射频接收机的系统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9期
13 赵元珍;;Rake接收技术在超宽带系统中的应用[J];西北水电;2008年01期
14 艾桂霞;肖九思;钱慧;余轮;;一种改进的超宽带差分传输参考接收机[J];电视技术;2009年S2期
15 杨凯;安建平;卜祥元;;传输参考超宽带信号功率谱密度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16 张志远;张剑;刘洛琨;李铁峰;;三种基于发送参考的脉冲超宽带系统性能比较[J];通信技术;2008年02期
17 向新;王勇超;易克初;田红心;;UWB-TR接收机性能分析[J];通信学报;2007年01期
18 李春祎;马智浩;陈锐;;超宽带多用户通信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2期
19 张新跃,陶小峰,张平,沈树群;一种适用于超宽带系统的低复杂度RAKE接收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0 陆旻琪,汪敏;DS-BPSK UWB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翠云;孙学斌;周正;;基于计数器的超宽带接收机同步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丁可柯;蒋国平;;定速率混沌脉冲位置调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3 罗娟;岳光荣;李仲令;李少谦;;提高超宽带冲激无线电信号抗单频干扰能力的参数选择方法[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杜洪峰;周正;;一种抗多用户干扰的多载波超宽带多址接入方式[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海英;郑国莘;;超宽带(UWB)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方法[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万冬东;薛龙;蒋国平;;基于MPPM的软信息计算及在超宽带通信中的应用[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士兵;包志华;张力军;;一种基于多带OFDM-UWB的多址技术[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王俊;尹华锐;黄志臻;王卫东;;基于反向隧道二极管峰值检测的超宽带收发信机[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刘迪;黄华东;文婷;江俊敏;高攸纲;;UWB和TD-SCDMA之间的电磁兼容研究[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肖志文;何建国;刘培国;;一种超宽带天线设计方法及其天线阵设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辉;超宽带混沌通信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马惠珠;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张欣宇;脉冲超宽带同步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刘培国;超宽带信号辐射与散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5 范志广;超高频射频识别(RFID)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鲁放;TH-UWB系统的多用户检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乔永伟;超宽带(UWB)无线通信系统的同步及解调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李邦宇;超宽带生物雷达成像及生命信号检测关键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9 闫发军;TD-SCDMA系统的干扰消除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10 贺元吉;爆电能源高功率超宽带脉冲发生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全权;基于传输参考技术的UWB通信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朱精果;基于IR-UWB的1553B无线网络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3 李晗;脉冲无线电超宽带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4 费杰能;基于UWB的自组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5 任青莉;基于子空间的DS-UWB多用户检测[D];吉林大学;2007年
6 郭鑫;超宽带技术及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冰;基于群智能算法的UWB多用户检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于小娟;基于三次跳时序列的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王楠;超宽带传输参考接收机相关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向君才;超宽带无线个域网物理层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贵州 刘军;卫视接收机使用技巧两例[N];电子报;2004年
2 诸玲珍;安捷伦新型接收机测试仪满足未来需求[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山东 李福芹;GSR-2001E卫视接收机电源故障检修一例[N];电子报;2004年
4 河南 韩法勇;PBI DVR-1000型数字卫生接收机电源故障检修[N];电子报;2002年
5 广西 黄毓勇;插卡卫星接收机使用小技巧[N];电子报;2006年
6 于晓媚;GPS在慢热中“窜火”?[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7 江苏 柏伟萍;如何鉴别雷霆430接收机的优劣[N];电子报;2007年
8 四川 曾学权;DM500S接收机的多星设置[N];电子报;2008年
9 贵州 黄学文;巧解东仕IDS-2000H型数字卫视接收机 记忆紊乱一法[N];电子报;2000年
10 肖克 刘久锋;安装“接收机”成就“贵阳模式”[N];农民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