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烧伤感染的临床方法探讨
【摘要】:烧伤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片面性的处置也能够导致患者体征状态失衡,从而造成患者各项机体机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烧伤的病理程度可属于免疫与应激为重点的全身性病症。烧伤患者在临床中极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整个治疗恢复情况,甚至感染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身体各功能器官发生障碍,威胁患者生命。对此,当烧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如何确保创面的有效处理,减少烧伤感染的发生率,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烧伤病症的热门问题。
|
|
|
|
1 |
刘建春;仙力素治疗烧伤感染186例临床报告[J];当代医学;2001年07期 |
2 |
赵杰
,王庆明
,何云邦
,保积臻
,张西联;高海拔地区341例严重烧伤感染的防治体会[J];高原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
3 |
辛乃军,马印东,贾军,宋国栋,汤华林,尚兴红;112株烧伤感染菌菌群分布与药敏分析[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4 |
肖光夏;防治烧伤感染还需要新理念新措施[J];中华烧伤杂志;2005年02期 |
5 |
赵风景;黄金华;;烧伤感染的综合防治[J];医学综述;2006年03期 |
6 |
肖光夏;;对烧伤感染的认识过程[J];中华烧伤杂志;2006年02期 |
7 |
于淼;李辉;尹祥敏;;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烧伤感染的体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
8 |
孙永华;;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的防治[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8年04期 |
9 |
郑玉红;;烧伤感染治疗60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02期 |
10 |
岑瑛;;重视烧伤感染,提高烧伤患者救治率[J];华西医学;2013年10期 |
11 |
崔书华,刘桐林,韩学德;从护理角度浅析烧伤感染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3年04期 |
12 |
王加元, 宋丽颖;“烧伤液”治烧伤感染54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4年08期 |
13 |
葛绳德;全国烧伤感染及并发症专题研讨会[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5年18期 |
14 |
马恩庆;烧伤感染与临床[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6年03期 |
15 |
王晓旭,王世岐,王新攀;烧伤液治疗烧伤感染[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6 |
薛东炜;1996~2000年我院烧伤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
17 |
王配合,齐顺贞,杨建民,孙志刚,刘建春,彭毅志;三种抗生素治疗严重烧伤感染的效果对比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2004年06期 |
18 |
鲁启英;李冬;;烧伤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4期 |
19 |
王德昌;烧伤感染的发展趋势和治疗[J];山东医药;1985年07期 |
20 |
汪昌业;烧伤感染的预防[J];北京医学;1989年03期 |
|
|
|
|
|
1 |
吴宏志;杨蒙;;烧伤感染防治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2 |
吴宏志;杨蒙;;烧伤感染防治的研究进展[A];第八届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
3 |
翟君鹤;于柏龙;;控制重烧伤感染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
4 |
林才;刘政军;;烧伤感染防治技术规范浅解[A];2012年浙江省烧伤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
5 |
彭毅志;袁志强;;烧伤感染术语及诊断标准的商榷(英文)[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6 |
陈辉;;烧伤感染与控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四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
7 |
张嫦娥;胡永莉;;烧伤感染的预防[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
8 |
许伟石;肖光夏;;烧伤感染[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
9 |
赵永健;邓诗琳;刘群;苏东;;烧伤感染细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
10 |
廖镇江;;烧伤感染[A];第四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感染救治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