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病魔不挑人——别让癌症找上你(十三)

赵仲龙  
【摘要】: <正>癌症预防档案之一:乳腺癌1.乳腺癌与歌手阿桑之死预防乳腺癌,一是饮食及生活方式的调整,二是自我检查,三是定期请医生检查。2009年4月6日,年仅34岁的台湾著名女歌星阿桑因乳腺癌逝世。她演唱的歌曲《寂寞在唱歌》,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在歌中,阿桑试图唱出都市男女心里潜藏的寂寞,即使再幸福的人也有被寂寞感侵袭的时候。对阿桑的突然离世,她的"粉丝"们十分惊讶,阿桑正处在事业的发展期,可惜以后再也听不到她演唱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小燕;郑洁如;赵玲杰;岑绮玲;冯玉珍;吕艳云;;江门市2003-2007年乳腺癌发病状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05期
2 胡昆芳;;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乳腺癌患病率调查[J];青海医药杂志;2011年06期
3 石松魁;宁连胜;;乳腺癌伴发乳腺外多原发癌[J];中国肿瘤临床;1985年01期
4 谭庆霞;乳腺癌病人手术治疗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1999年06期
5 王健;于来祥;;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状态与Her-2/neu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6 李炜修;王经纬;惠荣;郑全庆;;环境吸烟与乳腺癌发病率[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5年04期
7 蔡之岳;;拯救乳房——一场心灵之战[J];婚姻与家庭;2005年02期
8 易家康;;为什么也有不吸烟者患肺癌[J];世界科学;2006年01期
9 苏逢锡;于凤燕;龚畅;;乳腺癌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治疗[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年01期
10 吴俊;曹永政;彭格红;曾红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徒手穿刺活检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11 屈军;;乳腺癌的化学预防[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20期
12 宋志萍;;乳腺癌 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四大癌症 狂袭女性[J];农家女;2004年08期
13 王晓华;尹元琴;张卫东;姜又红;;环境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与女性乳腺癌[J];农药;2005年12期
14 张岚;蔡美琴;;维生素D和钙防治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年01期
15 赵良才;汤立建;李庆林;刘景根;;植物雌激素干预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6年12期
16 符宝敏;谭红文;;189例乳腺癌切除标本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33期
17 罗光荣;;从20岁早诊乳腺癌[J];家庭医学;2007年10期
18 王欣;宁连胜;;Poland综合征合并乳腺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J];中国肿瘤临床;2008年02期
19 张霖;李美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09年10期
20 陈雪飞;;乳腺癌的超声治疗新发展趋势探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香魁;刘世刚;董守义;张杏茹;;364例乳腺癌X线诊断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徐园园;赵月英;;钼靶摄片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A];2005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谢宝杰;殷风华;;压迫技术在钼靶CR摄影中的意义[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高凤霞;王越;;抚顺市乳腺癌普查(二)(4)[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顾雅佳;;乳腺癌普查X线诊断标准[A];山东抗癌协会普外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唐强;;乳腺钼靶在女性乳腺普查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胡雨生;胡玉琪;;内服中药治疗乳腺癌[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侯晓薇;;乳腺癌的基因诊断[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王晓亚;刘会英;;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A];全国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付琼;姚根有;陈丽荣;郑振洨;;乳腺癌和癌前病变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A];2005年浙江省病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之刚;TS、TP及DPD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2 何山;乳腺癌新术式及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施俊义;部分耐药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病例中的表达[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4 张子豹;人工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孙涛;多西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力及钾离子通道特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6 郭会芹;乳腺肿瘤细胞中心体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7 鲍慧铮;血清p53抗体检测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家君;EGFR介导的c-erbB2反义显像诊断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9 赵美蓉;抑癌基因产物Rb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徐迎春;乳腺癌疾病特征分布和内分泌治疗药物基因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映青;基于队列人群的乳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陈正;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徐中林;乳腺癌HIFU治疗后局部APC及活化分子的表达[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4 武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乳腺癌、卵巢癌易感性关系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5 何本夫;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乳腺癌、肺癌和胃肠道肿瘤中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6 柯红;乳腺癌局部皮温变化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7 郑雅娟;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远红外热图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8 吴雪花;PTEN,Cathepsin D与乳腺癌长期预后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曹伟红;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及超微结构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5年
10 肖灿华;心理社会因素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桂林;预防乳癌始于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记者 崔立新;乳腺癌发病率“城乡差距”缩小[N];中国人口报;2008年
3 张献怀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欹筱;老太太也得乳腺癌[N];大众卫生报;2006年
5 杨步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乳腺癌发病率更高[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刘涓;乳腺癌:女性健康“第一杀手”[N];大众卫生报;2008年
7 罗以;乳腺癌的认识误区[N];大众卫生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如何应对乳腺癌[N];科技日报;2007年
9 记者 高原;哺乳能更明显降低乳腺癌家族史者发病率[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肖祥云;乳腺癌的六大危险因素[N];健康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