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天树,雷广玉,谢利娟,郑绍唐;计及风和湍流的热晕及其相位补偿的数值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4年01期 |
2 |
江少恩,孙景文;热晕及其相位补偿数值模拟与定标规律研究[J];激光杂志;1997年04期 |
3 |
吴毅,王英俭,龚知本,汪超,候再红;热晕小尺度不稳定性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4年08期 |
4 |
吴毅,王英俭,汪超,候再红,杨刚,龚知本;聚焦光束稳态热晕补偿实验[J];量子电子学报;1998年02期 |
5 |
侯再红,吴毅,汪超,刘兰琴,王英俭;光束焦深区热晕效应实验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0年04期 |
6 |
蔡邦维,黄文龙,吕百达,刘忠永,杨成龙;CW稳态热晕的数值模拟[J];光学学报;1996年07期 |
7 |
王丁,王俊波,刘炎焱;液体中热晕的矩阵分析及有关新现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8 |
李培田,刘纯胜;窗口温度对目标探测影响的简化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9年06期 |
9 |
税奇军;杨小丽;安雪娥;;气溶胶所致热晕中的大气密度变化的理论分析[J];激光杂志;2006年05期 |
10 |
郭永洪,沈忙作,陆祖康;气动光学效应的数值模拟与预测[J];光电工程;1998年S1期 |
11 |
费锦东;高速导弹红外成像末制导对气动光学效应技术研究的需求[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8年01期 |
12 |
蔡邦维,黄文龙,吕百达,刘忠永;强激光大气传输热晕方程的积分表示[J];激光技术;1996年04期 |
13 |
高晓明,张为俊,韩亚农,周金运,王沛,季明;动态热晕畸变相位共轭补偿[J];量子电子学报;1998年01期 |
14 |
万敏,苏毅,张凯,易亨瑜,孙和平;激光热晕补偿数值模拟计算与实验[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6年01期 |
15 |
万敏,苏毅;大气热晕效应引起的激光焦移的计算与分析[J];计算物理;2002年05期 |
16 |
刘小芳,彭先蓉,蔡敬菊;基于FPGA的红外序列图像中热晕背景的消除[J];红外;2004年05期 |
17 |
许晓军,陆启生,袁圣付,刘泽金;HF激光器腔内气动介质有序扰动的数值模拟[J];中国激光;2002年02期 |
18 |
龚知本;激光大气传输研究若干问题进展[J];量子电子学报;1998年02期 |
19 |
费锦东;气动光学效应校正技术初步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9年05期 |
20 |
刘小芳,彭先蓉,蔡敬菊,杨建军;红外序列图像中热晕背景的消除[J];光电工程;2004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