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双支柱”政策、政府债务与财政政策效果

马勇  吕琳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多部门和多政策的DSGE模型,研究了政府债务和"双支柱"政策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融资方式下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经济效应,并探究了主要经济金融变量随政府负债水平变化的基本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债务货币化"可能引发"滞胀"现象,进而导致财政政策无效。同时,虽然政府提高负债有助于增强短期财政政策的效果,但也会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波动性上升,从而引发额外的社会福利损失。此外,基于不同的财政融资方式,本文还考察了财政政策效果随"双支柱"调控强度变化的动态特征,从而为理解复杂条件下的"双支柱"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搭配问题提供了一些初步的分析思路和结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叶檀;;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免费的午餐[J];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33期
2 郭长林;;被遗忘的总供给:财政政策扩张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吗?[J];经济研究;2016年02期
3 方永丽;;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分析[J];企业导报;2012年03期
4 冯海波;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几点认识[J];吉林财税;2000年05期
5 萧木;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产业;1994年01期
6 汪晓文;李明;龙小燕;;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20年07期
7 罗志恒;;财政政策挑大梁落实“六保”[J];中国财政;2020年12期
8 汪同三;;关于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几个重要问题[J];西部财会;2019年05期
9 郭长林;;积极财政政策、金融市场扭曲与居民消费[J];世界经济;2016年10期
10 汪川;汪红驹;;“新常态”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基于财政可持续性的研究[J];经济学家;2017年08期
11 辛洁;;积极财政政策的绩效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27期
12 高培勇;;2012年,减税将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J];经济;2012年Z1期
13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刘国艳;王元;王蕴;刘雪燕;许生;;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与财政可持续性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02期
14 高培勇;;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J];财会研究;2009年16期
15 杨巧;;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实证检验——基于我国90年代末积极财政政策的分析[J];消费导刊;2007年10期
16 叶旺;刘绪光;;财政政策内部时滞的微观经济分析[J];当代经济;2006年02期
17 陈岩峰;我国财政政策效果研究综述[J];企业经济;2003年09期
18 周亮,王飞雪;积极财政政策应作调整和转型[J];四川财政;2003年07期
19 宋春艳;结构性减锐: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方向[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钟荣华;;多重目标叠加下的财政政策抉择——以湖南省为例[A];中国财政学会2019年年会暨第22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集(第四册)[C];2019年
2 张鹏飞;闵文志;;实行“特别财政政策” 支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A];对接京津——环绕首都 资源配置论文集[C];2019年
3 陈少强;樊轶侠;;第21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第四分论 坛财政政策论坛主要观点综述[A];中国财政学会——财政与国家治理决策参考2017(下)[C];2017年
4 王洪明;纪美彤;;财政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研究[A];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0年
5 张鹏飞;;实行“特别财政政策”支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A];对接京津——绿色发展与财政政策(生态·绿色·发展·环境[二])论文集[C];2016年
6 韩文秀;刘成;;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第一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总括性意见[A];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1999年研究课题汇编[C];2000年
7 韩文秀;刘成;;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第二章 改革以来的财政政策:从被动扩张到主动扩张[A];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1999年研究课题汇编[C];2000年
8 韩文秀;刘成;;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第十章 “十五”时期财政政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展望[A];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1999年研究课题汇编[C];2000年
9 ;未来财政政策展望[A];中国经济月报 2015年第10期[C];2015年
10 孙健夫;;关于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A];中国财政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交流材料汇编(一)[C];2010年
11 经庭如;储德银;;财政政策促进产出增长的稳定机制与效应检验[A];中国财政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十九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12 薛梅;;论微观财政政策在我国农业保险中的应用[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13 郭兴方;;运用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14 韩庆华;王晓红;;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财政政策实证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15 ;第三十一章 我国景气循环中财政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16 柳建光;;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17 马英俊;;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应当淡出?[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8 李中义;;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9 钦传标;;“十一五”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政策取向[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0 曲永义;袁红英;李广杰;张文;;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2 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3 胡久凯;不确定性视角下的我国财政政策冲击与宏观经济监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4 张晖;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5 尚航;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8年
6 郑金宇;我国财政政策的产出增长与稳定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7 孔骁;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8 肖炎舜;中国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变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
9 张斌;积极财政政策风险评估[D];武汉大学;2013年
10 粟壬波;财政政策规则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11 孙焓炜;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2 于大力;我国财政政策合理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3 王威;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4 张信柱;积极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5 刘志强;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和政策风险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6 张弘力;论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17 杨晓妹;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8 刘家义;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9 王山;国家财政政策与民营企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0 孙福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吕敏;试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优化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方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动态作用机制和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董菁菁;中国物价水平由财政决定吗[D];厦门大学;2019年
4 代居念;上海市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5 周施瑜;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9年
6 杨曼云;财政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7 季佳宁;财政政策、会计信息可比性与投资效率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9年
8 吴亮洁;财政政策、会计信息可比性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9年
9 周旭晖;政府财政政策、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10 陈鹏;新时期促进我国军民融合的财政政策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年
11 刘伟琦;基于多部门AS-AD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12 任娴;中国扶持社会组织的财政政策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13 蔡恬恬;金融压力对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9年
14 孙璐;促进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15 吴禾曰;中国财政支出冲击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16 史泽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财政政策作用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8年
17 陈丝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地理公平性的财政政策取向[D];山东大学;2019年
18 官高俊;从需求到供给: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效应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19 邸圣乔;基于VAR模型的财政政策对房价影响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20 曹瑾;财政政策促进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与效应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财政政策如何才能真正积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
2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刘尚希;2021:财政政策须贯通风险思维[N];中国经济时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刘燕春子;全球财政政策或需避免突然退出[N];金融时报;2021年
4 本报记者 包兴安;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专家预计明年仍有减税降费空间[N];证券日报;2019年
5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盘和林;“更积极的财政政策”该如何“积极”[N];证券日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胡东林;积极财政政策将持续到明年[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记者 宋镜;“十五”财政政策定调[N];中国财经报;2001年
8 记者 李丽辉;坚定不移地落实积极财政政策[N];人民日报;2009年
9 记者 方岩;非典加速我国财政政策转型[N];证券时报;2003年
10 本报评论员 欧阳晓红;通缩乍现 货币与财政政策应联手发力[N];经济观察报;2015年
11 记者 韦海臣;用好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增长[N];来宾日报;2020年
12 记者 邹平 何世春 刘宁;开源节流 提升效能 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N];扬州日报;2020年
13 记者 李端策;财政部部长刘昆 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人民为中心[N];中国县域经济报;2021年
14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统筹做好今明两年财政政策衔接[N];中国证券报;2021年
15 记者 叶晨阳;我市财政政策兑现跑出“加速度”[N];台州日报;2021年
16 本报记者 徐贝贝;财政政策如何进一步发力[N];金融时报;2021年
17 本报记者 刘燕春子;全球经济复苏仍需宽松财政政策支持[N];金融时报;2021年
18 记者 李磊;研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政策等事宜[N];海南日报;2021年
19 ;市财政局 精筹善治谋改革 润政惟民促发展 以积极财政政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N];包头日报;2021年
20 记者 闫磊 何嘉悦;澳货币财政政策双宽松提振经济[N];经济参考报;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