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干春晖  郑若谷  余典范  
【摘要】:本文在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而探讨了二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相对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高级化则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可预测的周期性波动方面,而它们的影响机制却截然不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来源,产业结构合理化则有助于抑制经济波动。总体上,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本文认为,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应在强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同时,积极突破制约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的限制条件,有效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充分发挥产业转型与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纪勋;;影子价格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J];商业经济;2006年11期
2 杨伟霖;论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陈荣达;楼远;;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温州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估[J];财经论丛;2006年02期
4 霍晓英;;山西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王焕英;王尚坤;石磊;;中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模型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谢伟明;;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18期
7 汪传旭 ,刘大鎔;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量分析模型[J];技术经济;2002年04期
8 陈凯;杨雅静;史红亮;;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J];经济问题;2008年11期
9 胡宝剑;蔡钊利;郭立宏;;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延安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刘淑茹;;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11 熊杨;葛建军;;贵州省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9年02期
12 王斌;韩春阳;;大连市产业结构特征与城市发展阶段的诊断[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3期
13 王悦;;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问题的新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14 李博;胡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和比较分析[J];管理科学;2008年02期
15 王林生;梅洪常;;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4期
16 包佳迪;;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基于浙江省的协整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10期
17 邸光才;晋艺波;;西北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8 陈兆荣;;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9 丛黎亮;万静;;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产业结构高级化[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01期
20 殷庆坎;;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机制的理论评述[J];资料通讯;2007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云建东;蒙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生态首府城市[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李健;吴成霞;;基于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节能减排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晓君;;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和谐发展[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董西明;董长瑞;安家琦;宫丽华;吴书光;张英;王丽梅;;山东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因素分析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蔡德发;傅彬瑶;;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产业升级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与验证——以黑龙江省为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吕兆芳;;物联网,中部崛起的低碳选择[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吉林省委党校课题组;费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8 李美婷;高军;;提升昆明城市竞争力的经验借鉴及对策建议[A];2009-2010昆明市社会科学院成果选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韩德超;产业协调发展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瀑;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董琨;中国产业结构多目标动态随机优化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谢方;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非农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文兵;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董大朋;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与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文波;股票市场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少华;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花园园;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张银风;能源和环境约束下浙江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3 包佳迪;浙江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新型城市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周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刘雪娇;基于金融支持的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6 郭大维;产业结构高级化中人力资本投资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顾正兴;低碳经济下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沈蒙娅;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互动效应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9 单樱子;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现象深层原因及对策探析[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年
10 朱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广耀;城市经济学前沿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王亭亭;如何从不协调走向协调?[N];河北日报;2006年
3 记者 晏飞;云龙区“三城同创”提升环境[N];徐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白杨刘海军;两当竭力打造精品园林城市[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5 李超民;长江流域经济带统筹规划正当其时[N];解放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晓寒;力促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N];青岛日报;2006年
7 中国房地产企业家协会全国理事会副会长 姜仁;城市最好的经营模式[N];温州日报;2007年
8 陈耀东;着眼产业高度 追求竞争优势[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9 上海市政协原主席 蒋以任;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合理布局与分工的建议[N];联合时报;2008年
10 李云林;发展高技术 实现产业化[N];解放军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