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范剑勇  
【摘要】:本文从产业集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相互的紧密联系出发,认为非农产业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是产业集聚的源泉,并提高了该区域劳动生产率,进而对地区差距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利用中国2004年地级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数据,我们发现大陆地区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对非农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为8.8%左右,高于现阶段欧美国家5%左右的水平。同时这一集聚效应在省际之间有存在差异和没有差异两种情况,在非农产业分布极不平衡的情况下,这都扩大了劳动生产率在各省之间的趋异,将地区差距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年06期
2 梁海妮;;产业集聚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J];企业家天地;2011年06期
3 ;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年07期
4 David Mitchell;;关注你的劳动生产率![J];经理人;2011年06期
5 邓磊;;城市化与产业集聚[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6 ;坏空气培养坏工人[J];东西南北;2011年13期
7 钟阳胜;;中国未来经济走向核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J];学术研究;2011年07期
8 吕裔良;陈继红;杨冬梅;;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9 陈晓瑜;;产业集聚、扩散趋势分析——基于广东省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1期
10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湖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世纪行;2011年08期
11 王君;颜谢霞;;杭州市产业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互动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12 赵婉莹;卢林;;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3 刘贵文;刁艳波;陈丽珊;;技术进步对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3期
14 贺佳;;发展宝鸡现代服务业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
15 张涌;马小丽;;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16 周红;杨晓蕾;孙露卉;;商务服务业创新研究综述[J];中国商贸;2011年24期
17 赵海俊;;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关键领域探讨[J];商业时代;2011年22期
18 郑雁;陆全荣;陈亚军;;快速崛起的汽车“联合舰队”——苏州检验检疫局倾力打造出口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纪实[J];中国检验检疫;2011年07期
19 吴志军;;我国产业集聚政策研究[J];改革;2005年10期
20 李继宏;;新经济地理学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启示[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剑勇;;中国产业集聚效应及其省际差异估计[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吕靖烨;;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与影响因素:基于高科技企业的视角[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栋;韩伯棠;;美国康州产业集聚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启示[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望;;政府公共服务、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久美;尹希果;;立足IPS的产业集聚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静文;;中国国内产业转移能否模仿“雁行模式”[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恒;;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转移模式与绩效评价[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延吉;;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与格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黄德春;张长征;林丽;;产业集聚、金融发展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朱斌;李琳;;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扩散效果研究——以福建电子信息产业为例[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雄;产业集聚、空间分布与就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徐强;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郑贤贵;餐饮产业集聚演化机制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邱成利;产业集聚与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阮光珍;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明;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性分析—兼论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郑治伟;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重庆市产业集聚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曾杰杰;家具产业集聚驱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刘浩;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海波;我国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炜;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李小飞;重庆摩托车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优势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3 陈彦;中国省际财政竞争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谷成;产业集聚与广西城市化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5 敖娟;产业集聚效应与湖北汽车产业再造[D];广西大学;2004年
6 连晓霞;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7 黄曼慧;“闽粤赣”经济区产业集聚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8 王霄琼;苏州外资电子企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郑瑶;FDI与广东省的产业集聚[D];汕头大学;2010年
10 杨彦波;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姜华;珠宝首饰产业集聚地的机理解剖[N];中国黄金报;2005年
2 记者 刘双;市领导调研四大产业集聚地[N];深圳商报;2009年
3 曾文才 邹春林;乐安在扩大总量中加速产业集聚[N];抚州日报;2010年
4 李朝锋 王自行;郏县:产业集聚推动科学发展[N];平顶山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许明峰;全力打造环境 推进产业集聚[N];九江日报;2010年
6 李俊雄;以产业集聚锁定经济持久的竞争力[N];东莞日报;2011年
7 张翔伟;柘城县:“筑巢引凤”推动产业集聚[N];商丘日报;2011年
8 王吉华 作者单位:省发改委重点办;产业集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不竭源泉[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9 刘旭;产业集聚 资源集约 政策集成[N];经济日报;2005年
10 关大维;培育产业集聚机制[N];吉林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