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数字技术赋能服务业生产率: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李帅娜  
【摘要】:本文基于理论模型阐释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高技能劳动力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从数字产业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应用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技术水平,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与异质性冲击。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赋能效应;(2)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加凸显,在东部地区暂未显现;(3)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加偏向于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数据要素投入较多的行业;(4)高技能劳动力更易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能够强化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赋能;(5)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红利,从而显著增强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袁徽文;;数字金融赋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来自283个城市的经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年17期
2 刘亮;胡国良;;人工智能与全要素生产率——证伪“生产率悖论”的中国证据[J];江海学刊;2020年03期
3 裘晓锋;;数字经济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河北企业;2020年08期
4 郑万吉;;数字投资的生产率悖论[J];新经济;2020年07期
5 张永庆;王晓凤;;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0年05期
6 侯层;李北伟;;金融科技是否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20年12期
7 赵志坚;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蔡华兴;研究邮政服务生产率的意义方法与范畴刍议[J];邮政研究;1994年01期
9 申丹虹;崔张鑫;;人工智能促进服务业生产率了吗[J];科技促进发展;2020年12期
10 孙早;侯玉琳;;人工智能发展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一个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家;2021年01期
11 石晓阳;张亦弛;夏恩君;;移动互联网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0年05期
12 陈维涛;;计算机与通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降低亏损的主要原因吗?[J];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06期
13 肖国安;张琳;;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14 刘建森;;企业IT投资对生产率研究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0年12期
15 石建勋;吴平;;关于信息技术投资的生产率悖论及其争议[J];经济学动态;2007年12期
16 ;IT大幅提高生产率[J];互联网周刊;2000年11期
17 刘棫漩;;互联网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夏昉;中国信息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朱宗尧;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张莹;信息产业融合度的测算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4 王晨奎;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王嘉嘉;全球电信业生产率测度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3年
6 刘劲松;中国电信业改革重组过程中的全要素生长率增长及内外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7 黄志;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陈会琳;信息技术对知识工作生产率影响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孟薇;服务生产率视角下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李杰强;生产率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玉佼;信息化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20年
5 鲍怡发;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6 林可;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D];天津财经大学;2020年
7 梁婷婷;政府补助和金融支持对数字创意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D];吉林大学;2021年
8 陈健;激励性规制强度对中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9 刘立志;我国通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度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子文;创新投入、ICT能力对我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20年
11 刘伊然;数字经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1年
12 陈祎;基于产业融合视角下信息产业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13 Anne-Charlotte Marty;企业的生产效率:人工智能实施的影响[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年
14 程思佳;环境规制、互联网普及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
15 方喆;辽宁省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6 吕春慧;数字经济推动中国经济新动能培育的研究[D];西北大学;2020年
17 吴继凯;中国电信服务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和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18 龚光伟;中国互联网发展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
19 陈雅琳;区域信息化与服务业增长:基于省际样本的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电信公司亟待提升资产生产率[N];人民邮电;2002年
2 云光;企业IT预算三季度均增4.3%[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教授 杜传忠;新一代人工智能有助提升要素生产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
4 黄超 编译;为移动设备制定安全策略[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朱娟英 杨冰之 编译;新经济给美国带来了哪些好处?[N];通信信息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杨谷;互联网提高生产率2.7倍[N];光明日报;2001年
7 记者 岳泉;重庆电信提出增长10%新目标[N];人民邮电;2002年
8 记者 崔鹏森;山东加大经营者考核力度[N];中国邮政报;2000年
9 周静;信息化的效果与企业理念有关[N];中国电力报;2004年
10 ;美国IT工作机会将减少一半[N];计算机世界;2004年
11 黄梦;企业的IT部门该何去何从?[N];电脑商报;2004年
12 本报驻伦敦记者 赵媛;数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13 赛迪智库信软所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王宇霞 秦亚星;加快无人经济盈利模式探索[N];中国电子报;2020年
14 麦维德;电信公司新投资战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15 文/徐萍;寻找银弹[N];计算机世界;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