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36例护理
【摘要】:
<正>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胃癌病变位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而无论病灶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应用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对消化道较小的无蒂浅表性恶性病变行病灶切除的方法。随着内镜技术和器械的改进与发明,EMR技术得到
|
|
|
|
1 |
曹丹庆,高育璈;8例早期胃癌的X线分析[J];北京医学;1979年03期 |
2 |
刘馨懿,姜丽君;早期胃癌病员的心理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1年04期 |
3 |
王岩,刘德辉,潘瑞芹,张惠铭,佟杰;粘膜和粘膜下胃癌[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6年05期 |
4 |
郭孝达;;纤维光束胃、十二指肠内窥镜在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78年04期 |
5 |
黄桂珍,王永生,李其云;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附12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0年02期 |
6 |
白振明;;早期胃癌周围非癌部分胃粘膜微细X线影像[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9年01期 |
7 |
王成林;;1cm以下的早期胃癌X线研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2年05期 |
8 |
史大鹏;胃癌伴随病变的X线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1987年04期 |
9 |
杜松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6年11期 |
10 |
牛广明;张德勋;王锦山;;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6年01期 |
11 |
王中盛;;在基层用国产机开展低张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胃癌(附15例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1993年01期 |
12 |
徐荣天,苏洪英,李佩玲,张晓鹏,刘屹,郭健飞;Ⅱ c型早期胃癌的X线双对比造影诊断(附103例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9年01期 |
13 |
於海云;庄海花;康璇;季倪蕾;;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07期 |
14 |
耿莉;范秀珍;李卫峰;李振;付振美;;“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1年14期 |
15 |
李悦;孙燕;王玉玲;;25例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1年03期 |
16 |
张会强;;内镜下靛胭脂染色79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5期 |
17 |
顾瑨,王述静,王小林,曾维新,林贵,张善身,刘厚钰;经胃镜直接钡剂涂沫造影诊断胃部病变[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1年01期 |
18 |
张海燕;朱桂芳;戴素美;朱月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配合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16期 |
19 |
张晓鹏,张景荣,王长龙,徐荣天,郭斌;酷似早期胃癌的急性胃溃疡[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5年01期 |
20 |
刘起旺;;胃双重对比检查法及其应用价值[J];医卫通讯;1978年02期 |
|
|
|
|
|
1 |
刘燕;鲍幸民;陈克敏;;日本新·胃X线造影法在中国的初步应用[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
2 |
商新堤;谢峰;黄龙虎;;B超对胃部疾病诊断价值分析[A];2002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
3 |
罗春苏;马颖杰;鲍晓力;王惠吉;;血清胃旦白酶原的临床应用[A];第三届全国核素显像暨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
4 |
余秀华;郭心璋;;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超声造影检查[A];2007年超声造影新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
5 |
马苏亚;谢晓红;;胃超声造影检查[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
6 |
任传江;;胃肠超声检查的体会[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
7 |
王晓玲;郭秀珍;许晓;;护理干预对胃、肠镜检查者恐惧心理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
8 |
孙璟怡;;共聚焦显微内镜检查术的护理研究[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
9 |
殷琛庆;南宇乐;鹿彤;;~(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