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环”区域发展面临的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摘要】:
<正>一、如何打破京津翼二元结构,缩小“两环”地区与京津的发展落差京津冀三方的关系既不同于一般的省级行政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也不同于区域发展研究中的一般点面关系,而是一种首都、直辖市与周围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首都北京的特殊政治地位和天津市特殊的经济地位,导致在20年来的区域发展研究中,始终把京津两大城市的发展放在了特殊的地位,围绕京津二市来开展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虽然河北省实拖“两环开放带动”战略以来,也开展了一些“两环”区域的发展研究,但研究项目的层次、规模、深度和研究成果的作用,远不及以京津为中心的项目。特殊的地位加上以京津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导致了京津二市与河北省之间十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是经济发达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另一方南是大面积的贫困落后地区。对于这种在特定区域和特殊历史发展条件下形成的二元结构,至今缺乏深入的研究,而这种二元结构的存在明显地制约着京津冀大北京“国际城市”的建设,也影响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深入开展二元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已成为现阶段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研究的重大研究课题。二、如何从战略层面建立京津冀城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京津冀地区是全国生态基础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经济和上层面功能地位最突出的区域之一,这赋予京津冀发展以很高的期望值。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相关发展研究,比较偏重城市和经济发展研究,强调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忽视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础环境条件,发展与环境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功能的增强,导致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诸如城市和区域性水荒的发生、水污染和饮水安全保证程度低、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危害、海域污染和赤潮发生、农产品质量下降和饮食安全保证程度降低、超强垦殖、水土流失、森林和草场破坏等。虽然为控制城市环境污染和当地生态破坏,开展了一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一批生态工程建设,但至今研究工作仍停留在—个低层、零散实证研究阶段,始终没有把这一地区的生态安全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进行研究。生态安全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一个量大战略制约因素,因此迫切要求立项开展对这一地区的生态安全战略层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