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斜坡储层主控因素分析及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摘要】:蠡县斜坡是华北油田勘探的重点区带,该区块由于碳酸盐胶结、孔隙结构复杂、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等原因,存在低阻油层及低孔低渗储层并存现象。在系统分析试验SB-3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并确定了该区块影响储层的主控因素,针对其具体特点,进行了储层评价方法的研究,确定了适合该区块特征的解释方法及解释模型。通过资料处理验证了此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
|
|
|
1 |
沈华;;赛东洼槽低孔低渗储层成因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3期 |
2 |
刘娅铭;姜在兴;朱井泉;魏垂高;刘金华;;东河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3期 |
3 |
刘绪纲,孙建孟,郭云峰;元素俘获谱测井在储层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2005年03期 |
4 |
江汝锋;徐明珠;杨洋;;白豹油田长4+5砂岩储层灰关联分析与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
5 |
彭建亮;张帆;刘赫;李红英;辛广柱;何星;;塔南油田塔19-3、19-17区块查干组储层特征[J];断块油气田;2007年05期 |
6 |
吴严兵;张海洋;邓明华;;文98断块油藏低阻油层形成机理与识别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7期 |
7 |
程顺国;;准噶尔盆地独山子油田沙湾组储层特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8 |
杨照勇;;中子寿命测井解释方法与应用[J];国外测井技术;2003年02期 |
9 |
张以明;王向公;李拥军;吴刚;杨俊红;;赛东洼槽低孔低渗储层解释模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3期 |
10 |
张宸恺;沈金松;樊震;;应用分形理论研究鄂尔多斯MHM油田低孔渗储层孔隙结构[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1期 |
11 |
赵国海,王志敏,董社霞,王世杰,陈伟,杨成金,庞栋锴;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技术[J];石油机械;2005年08期 |
12 |
李苗;郭平;易敏;孙良田;;CO_2和地层水、储层配伍性实验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3 |
杨大超;赵永刚;李刚;;全波列声波测井资料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海洋地质动态;2007年07期 |
14 |
杨欣超;桑树勋;方良才;黄华州;吴国代;武杰;;灰色关联分析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15 |
庞雯,赵靖舟;塔北隆起三叠系储层评价及储盖组合[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6 |
王珺,杨长春,许大华,迟秀荣,谭茂金;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方法应用及发展前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
17 |
丁绍卿;郭和坤;刘卫;孙佃庆;;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6期 |
18 |
贺莉丽;王培虎;;MDT结合NMR进行储层渗透率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
19 |
齐永安;王敏;;遗迹组构研究现状及进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20 |
王慧;宋全友;;GIS技术在储层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小型油气藏;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