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双级箍分级注水泥固井技术在塔中6-306井盐膏层中的应用

黄后初  郑林  胡睿麟  李保峰  许光辉  
【摘要】:塔中6-306井是中石化集团西部新区部署在塔里木盆地的一口重点井,该井是西部油田的一口超深井,地层较为复杂,固井施工难度较大。影响固井施工和质量的主要因素:该井含膏盐层段较长造成下套管困难;含膏盐层段井径较大,在固井施工中水泥浆的流态、流速频繁变化,严重影响水泥浆顶替效率;该井封固段长,水泥量大,作业时间长,施工难度较大,对固井工具及附件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对该井存在的难点分析,进行了固井套管串结构、双级箍选型,应用性能优良的盐水水泥浆体系,提高了盐膏层段固井质量,该井采用双级箍分级注水泥固井技术的成功为今后类似井固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范落成;;欠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在AT9井三开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9期
2 宋兆辉;;复合盐饱和盐水钻井液在利97井中的应用[J];中外能源;2011年02期
3 王炳印,邓金根,蔚宝华;盐层套管外载的有限元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5期
4 谢国民,张良万,张正禄,何开平;江汉油田盐膏层套管损坏原因分析[J];石油钻采工艺;2001年04期
5 曾义金;钻井液密度对盐膏层蠕变影响的三维分析[J];石油钻采工艺;2001年06期
6 何开平,张良万,张正禄,张国仿,谢国民;盐膏层蠕变粘弹性流体模型及有限元分析[J];石油学报;2002年03期
7 何开平;盐膏层蠕变粘弹性固体模型及有限元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3年06期
8 宋卫东,陆丽娟,魏凤勇;塔里木盆地A区深部盐层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1999年02期
9 魏海军;;双级箍固井技术在固2井盐膏层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6年02期
10 刘天生,陈耀祖;江汉油田盐膏层固井技术[J];钻采工艺;2000年05期
11 曾义金;深部盐膏层蠕变关系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04年03期
12 曾义,金陈勉;深层盐膏岩蠕动规律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2年06期
13 王木乐,杨玲,邹峰梅,李俊海,龚险峰;盐岩地层蠕变的应力场计算分析[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4 张月敏,王俊芳,栗广科;盐膏层段高抗挤厚壁套管的开发与应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5 张献丰;李汉桥;张军明;宋丰博;;哈萨克斯坦SLK3井巨厚盐层钻井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2期
16 夏竹君;杨锡兵;曾敏梅;柳晓英;向素利;董慧超;王素娟;;普光气田套管变形规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3期
17 张永良,周祖辉,黄荣樽;大庆泥岩的蠕变模式及其曲线拟合[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3期
18 李永盛;单轴压缩条件下四种岩石的蠕变和松弛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19 王福成;耐火陶瓷材料的高温蠕变——动力学及试验条件的影响[J];国外耐火材料;1995年04期
20 范秋雁;软岩流变地压控制原理[J];中国矿业;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伟;孔繁荣;;锅炉过热器蛇形管蠕变爆破分析[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2 来结合;张忠亭;罗居剑;雷承弟;;锦屏水电站绿片岩蠕变特性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罗迎社;周建平;胡云贵;;超硬铝合金Lc4蠕变核函数的实验求解[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陈远坤;李明好;李运来;姚兆明;;涡北煤矿深厚表土层冻结压力实测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5年
5 王贵君;;流变性围岩-支护系统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王正;刘蔚;苑宇;何鑫;;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对高温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A];全国第八届热疲劳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杨圣枫;杨新华;陈传尧;;利用格形模型模拟沥青混合料的流变行为[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朱明亮;轩福贞;;一种预测蠕变裂纹扩展的新参量[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丽华;王钊;;确定蠕变和铺设磨损复合折减系数方法的介绍[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马洪顺;张忠君;褚怀德;;玻璃离子水门汀黏弹性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含水泥质粉砂岩蠕变特性及其在软岩隧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倪永中;电站高温材料棘轮—蠕变交互作用的本构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3 张姝;不同取向单晶镍基合金蠕变期间的组织演化与有限元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栋伟;深部冻结黏土蠕变损伤耦合本构模型及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5 毛雪平;超临界汽轮机转子材料特性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6 于洪丹;Boom Clay渗流—应力耦合长期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7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亨利(Henry Kibet Rothich);北京市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D];吉林大学;2006年
9 谢惠民;高温振幅型光栅和位相型光栅的研制及应用[D];清华大学;1992年
10 李公斌;黑木耳多糖分子修饰及功能与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新;小冲孔蠕变试验技术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2 冒旭晖;重载作用下沥青蠕变特性对车辙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孙朋娟;试样几何引起的蠕变拘束效应及其定量化表征[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发亭;土工格栅长期蠕变行为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5 卢宁宁;岩石非定常参数流变数值计算程序研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赫兵;多维应力状态高温低周疲劳寿命及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尤英俊;小冲孔试样高温蠕变损伤的有限元模拟[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8 李振宇;蠕变测试系统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9 胡晓慧;土工格栅蠕变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
10 赖新芳;沙坡头坝基软岩的力学特性分析与蠕变过程数值模拟[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玲;非钻式双级箍固井有效降低固井成本[N];中国石油报;2000年
2 汤波、康曾;盐膏层下石油难开采,我国攻克世界性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刘爱顺 丁士东 王文立;力克盐下油气钻探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通讯员 康群、曾尉;我盐膏层钻井技术国际领先[N];湖北日报;2006年
5 薛 玫;超高强度的防“蠕变”纳米钢[N];大众科技报;2003年
6 胡爱民;我国石油工程重大难题攻克[N];中国化工报;2003年
7 牟雪江;塔河油田新技术提升钻井效率[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张英 刘强;塔河托甫台区块油气勘探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特约记者 那武生 通讯员 龙燕;KCC-TH钻井液体系确保盐膏层安全钻进[N];中国石油报;2005年
10 通讯员 杨玲;新疆局钻研院围绕生产抓科研[N];中国石油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