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油田开发过程中碎屑岩储层预测

赵文光  彭仕宓  董彬  韩忠文  李爱荣  
【摘要】: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储层预测的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准确性对提高油田开发效率、预测剩余油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塔中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高精度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进行沉积微相精细分析,确定沉积微相的展布,发现砂岩、砾岩富集的沉积微相的展布规律和形态特征。在上述条件的约束下,建立了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并对于有利层位进行了流动单元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孟堃;雷卞军;刘子胜;;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气田山_2~3亚段储层特征与储层控制因素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6期
2 雷克辉;常秀芬;胡汉民;陶树;;辽河断陷西部凹陷欢喜岭—曙光斜坡储层特征[J];洁净煤技术;2010年02期
3 康立明;苏道敏;曹林川;;鄂尔多斯盆地元城地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1年03期
4 何涛;史謌;邹长春;任科英;裴发根;;地层条件下砂岩储层的AVO响应模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张伟;王瑛;冯进;刘树巩;;珠江口盆地深部低渗透率储层分类评价方法[J];测井技术;2011年02期
6 王威;陈维权;庞树伟;韦雨;寇子健;李臻;;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清水河组油气水层分布规律[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7 祝新政;李勇;张威;张自力;曹兴;王锦程;;黄骅坳陷孔南地区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1年03期
8 赵胜平;;密井网条件下砂岩储层自动对比方法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4期
9 郑建东;闫伟林;张朴旺;;南贝尔油田凝灰质砂岩储层岩性识别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10 傅爱兵;;济阳坳陷碎屑岩储层胶结指数变化规律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1年03期
11 张妮;林春明;俞昊;姚玉来;周健;;苏北盆地金湖凹陷腰滩地区古近系阜宁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12 谢涛;郭英海;沈玉林;连尔刚;邵玉宝;;川东南小河坝组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1年03期
13 王宏语;张晓龙;段志勇;魏冬;;苏德尔特地区南一段凝灰质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及其主控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4 王强;王应斌;张友;;北黄海中生代残留盆地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的影响[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8期
15 王磊;师永民;宋秋国;柴智;秦小双;李晓敏;吴文娟;;长深气田火成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成因机理[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6 陆艳萍;高衍武;吴伟;;克拉玛依油田蒸汽吞吐开采储层水洗规律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11年03期
17 蒋阿明;;苏北盆地低对比度油层特征及识别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18 巴凯;杨德冰;唐直平;;灰关联分析在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2011年02期
19 穆艳芳;杜新江;余若愚;孙海川;李雪梅;王铎;;苏里格气田SQW区块天然气储层预测与评价[J];天然气与石油;2011年03期
20 张萍;宋刚练;余学兵;;平湖地区ZST构造X井平湖组储层特征研究[J];海洋石油;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文朋;狄帮让;魏建新;谢祥;胡鹏;;不同含气饱和度砂岩储层AVO特征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寿建峰;朱国华;;中国西部油气盆地构造侧向挤压对砂岩储层性质的控制作用[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3 谢继容;魏小薇;;川中侏罗系低孔渗砂岩储层产油机理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姚光庆;周锋德;;粘土矿物对低渗透油气储层特性的影响[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于淼;彭晓蕾;刘立;张吉光;孟繁奇;赵爽;周冰;;延吉盆地铜佛寺-大砬子组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化的成因[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连承波;钟建华;杨玉芳;王海侨;杨军;;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泉四段砂岩成岩序列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贾进华;;库车坳陷西北部下第三系-白垩系低渗透储层成因[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高晓辉;陶士振;李登华;;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向黎;;储量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10 林家善;周文;刘建清;赵瞻;;黔南麻江古油藏储层特征综合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公让;低渗砂岩储层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朱春俊;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成因及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吴海燕;滩坝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于均民;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段超低渗透储层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卢时林;辽河油田锦607区块储层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杨斌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山1段物源与沉积相及其对优质天然气储层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9年
7 张雁;大庆杏南油田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陈庆;塔南凹陷铜钵庙组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9 王泽明;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10 李军;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沉积储层特征与油气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泫懿;丘陵油田三间房组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王怀远;CO_2流体—石千峰组砂岩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薛文涛;陆相砂岩储层酸化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李书恒;靖安油田虎狼峁区长6储层评价与三维建模[D];西北大学;2005年
5 孙治雷;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6 贺艳祥;姬塬—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对储集层产能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可可;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全岩化学组成的成岩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学君;大北气田低孔低渗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王海琦;南海东部低孔渗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10 王春梅;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矿物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胡强;聚沙成塔终见金[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张可;科技创新缓解川渝地区天然气供需矛盾[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祖诗 通讯员 张军峰;踢好“临门一脚”[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赵士振 袁滨;油井硫化氢防控安上“警灯”[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胡先锋;复杂结构井技术破解老油田开发难题[N];中国石化报;2010年
6 特约记者 何宏芳;华北油田博士后工作站首次招聘高科技人才[N];中国石油报;2009年
7 记者 李文清 通讯员 徐湖;尕斯油田注水步入良性循环[N];中国石油报;2009年
8 通讯员 胡先锋 本报记者 孙明河;小油藏如何串成“糖葫芦”?[N];科技日报;2009年
9 张雪飞 赵天龄 记者 赵龙;大庆油田首口四分支鱼骨水平井完钻[N];大庆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张文鸣;新疆火烧山油田精细管理稳产14年[N];中国石油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