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江汉盆地构造演化与古潜山油气成藏

刘春平  朱国华  
【摘要】:江汉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印支-中燕山期挤压体系和晚燕山-早喜山期伸展体系,对该区古潜山的缝洞性储层发育、油气潜力以及封闭条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与逆断作用及其相关褶皱作用形成的裂缝促进岩溶作用的进行,导致缝洞性储集层的形成;古潜山油气藏的烃源、烃源成熟度和油气充注能力与新生代伸展断层作用有关;潜山圈闭的封闭能力由构造活动对潜山上覆地层的剥蚀程度、基底卷入正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共同确定的。综合评价认为,新沟潜山带的最具有勘探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国际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7年04期
2 H.H.Wilson;王国纯;;墨西哥坦皮科湾黄金巷的构造演化[J];海洋石油;1988年01期
3 宋文海;;论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及其油气前景[J];天然气工业;1989年03期
4 况军,王国林,贾希玉;准噶尔盆地腹部构造演化及油气前景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1991年01期
5 王留奇;赵澂林;刘孟慧;姜在兴;;油区构造沉积成岩相带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2年05期
6 邓康龄;;四川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领域[J];天然气工业;1992年05期
7 杨巍然;邓清禄;;地学开合律及其在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1994年01期
8 孙志富;澳大利亚西维多利亚斯坦韦尔Magdala金矿山Scotchmans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和金矿化[J];世界核地质科学;1995年03期
9 刘隆光;上饶地区的构造演化及控煤作用[J];江西煤炭科技;1996年03期
10 李刚;利用地震资料论柴窝堡凹陷构造演化及油气远景[J];石油物探;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之均;张明利;汤良杰;万天丰;李京昌;张兵山;;柴达木盆地中一新生代构造演化[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邵世才;;古生代—中生代秦岭造山带发展演化、盆地形成与金属成矿作用[A];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代表团学术论文集[C];2000年
3 王京彬;张进红;丁汝福;方同辉;;中国阿尔泰造山带构造—成矿系统[A];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代表团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孟庆任;胡健民;;中蒙地区中生代伸展盆地的构造演化[A];中蒙中生代伸展构造现场研讨会论文摘要及野外地质考察路线指南[C];2001年
5 徐安武;姚华舟;盛贤才;;川藏边境早—中三叠世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徐安武;姚华舟;盛贤才;;川藏边境早—中三叠世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7 徐昆;黄旭钊;梁月明;;阜新盆地构造演化浅析[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祝民强;余达淦;吴仁贵;;应用遥感信息研究巴彦塔拉盆地构造演化[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陶晓风;刘登忠;朱利东;石和;马润则;胡新伟;;新生代以来措勤盆地的构造演化[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裴中朝;卢书炜;张彦启;杨俊峰;;永珠—格仁错构造带的构造演化[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效仁;西秦岭构造演化与喷流成矿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2 胡国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3 翟刚毅;陕西秦巴地区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谱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李永林;新疆焉耆盆地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5 李双应;大别造山带北缘中生代沉积学、盆地分析和构造演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郭坤一;西昆仑造山带东段地质组成与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杨斌谊;焉耆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D];西北大学;2004年
8 付绍洪;扬子地块西南缘铅锌成矿作用与分散元素镉镓锗富集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9 陈建平;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10 翟慎德;胶莱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形成条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文清;陕西勉略宁三角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探讨[D];西北大学;2001年
2 帅燕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北部斜坡区构造演化与天然气聚集[D];西北大学;2001年
3 高明;西秦岭月照-琵琶寺地区变质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西北大学;2001年
4 周鹏;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油气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5 冯涛;四方台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西北大学;2002年
6 辛洪波;西藏康马地区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初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隋波;台湾岛以东海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谭开俊;陆东地区构造演化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9 董树义;西藏东部江达构造带演化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高波;巴楚—麦盖提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来利 汪杰;大别山造山带地质现象引人注目[N];安徽日报;2000年
2 汪杰 陆益群;大别山造山带构造地质研究出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3 邹水平;海相找油理论又进一步[N];中国石化报;2003年
4 记者 李晓明;中国金矿研究成大会热点[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5 刘莉 周清春;寻找中国能源的接替基地[N];科技日报;2005年
6 特约记者 涂义宏;专家为长江中下游深部找矿献策[N];中国矿业报;2006年
7 江其勤 黄泽光;秦岭——大别造山带油气勘探前景可期[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解磊 张育民;西指科技成果获新疆科技进步三等奖[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肖毅;中扬子—雪峰勘探战役即将打响[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江其勤 黄泽光;秦岭—大别两侧盆地勘探前景广阔[N];中国石化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