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受抑全内反射激光Q开关

文福森  华萍  
【摘要】: <正> 本文简述一种新型激光Q开关——受抑全内反射Q开关,详细介绍了这种Q开关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给出了这种Q开关用于Nd~(3+):YAG激光器的实验结果,并与LiNbO_3电光Q开关和BDN染料Q开关进行了比较。用受抑全内反射Q开关调Q的Nd~(3+):YAG激光器在输入能量为6.4焦尔时,得到激光单脉冲能量为73.7毫焦尔,全效率达到1.1%以上,激光脉冲宽度(1/e)为15~20毫微秒。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陆其华;;受抑全内反射型Q开关[J];激光与红外;1980年07期
2 张镇西;FTIR──激光Q开关[J];物理;1982年10期
3 张镇西,张智勇,程向明;FTIR—Q开关的理论探讨[J];光学学报;1984年05期
4 刘晖,朱煜,朱日宏,陈进榜;FTIR装置调Q开关性能参数及其测试的研究[J];光子学报;1998年11期
5 时顺森;郝正福;杜又文;张萍;屈乾华;;受抑全内反射(FTIR)Q开关[J];兵器激光;1980年04期
6 戎瑞;;全内反射电光衍射Q开关[J];激光与红外;1975年09期
7 ;固体激光Q开关[J];兵器激光;1978年01期
8 时顺森;郝正福;杜又文;张萍;屈乾华;;破坏全内反射(FTIR)Q开关[J];激光与红外;1980年12期
9 张镇西;FTIR-Q开关的实验研究[J];兵器激光;1981年02期
10 吴鸿兴;李永平;张立敏;;快开关调Q理论与慢开关调Q理论[J];应用激光;1984年06期
11 姚敏言,汤剑鸣;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Q开关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2年02期
12 段秀兰,袁多荣,许东,吕孟凯,姜雪宁,王新强,宋春风,王增梅;被动Q开关材料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红外;2001年05期
13 吴登珍;;致冷的激光器 Q 开关[J];兵器激光;1981年05期
14 孙卫民,彭吉虎,吴伯瑜,范崇澄;全内反射型电调开关的串音特性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5期
15 崔春艳;雷沅忠;王秋良;;超导开关研究和应用综述[J];低温与超导;2011年10期
16 姜兴东;预放级激光触发开关的设计与加工[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7年00期
17 徐惠仁;施亚玲;龚焕明;陈健人;;振镜开关[J];应用激光;1986年04期
18 ;适于几种激光应用的新型Q开关[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6年06期
19 园园;;振动镜重复Q开关[J];激光与红外;197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李洪涛;丁伯南;王玉娟;谢卫平;傅贞;秦卫东;丁胜;万步勇;孟维涛;任靖;王厚明;龚德森;;激光触发多级多通道开关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2 尚蔚;苏建仓;朱梦;曾搏;栾昆鹏;;氮气开关放电后等离子体恢复过程的发射光谱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3 邓官垒;刘振;王秉哲;闫克平;;多开关传输线变压器脉冲等离子体发生源[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4 张巧利;赵德双;王秉中;;光导开关的3D-FDTD分析[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邢名欣;郑婉华;张冶金;任刚;杜晓宇;王科;陈良惠;;光子晶体环形腔的模式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李洪涛;丁伯南;谢卫平;邓建军;王厚明;王玉娟;傅贞;万步勇;任靖;孟维涛;龚德森;;激光触发多级多通道开关[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7 杨华;唐永新;吴念乐;郭继华;李师群;;一种新的调Q方法—表面等离子体波调Q[A];第四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9年
8 徐鎏婧;张大勇;赵鸿;李尧;赵书云;;被动Q开关的微型DPL技术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 激光技术与应用专题)[C];2006年
9 张永生;;高能长脉冲准分子激光脉冲宽度压缩技术[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 激光技术与应用专题)[C];2006年
10 罗敏;常安碧;赵殿林;甘延青;张永辉;刘忠;雒成银;安海狮;;高功率、高重复频率气体火花开关实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11 张健;衣思平;刘铁根;许宝忠;黄复清;孙攀峰;张国顺;;二极管泵浦激光动态标记技术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2 潘笃武;;激光五十年 兼谈苏联时代获得诺贝尔奖的俄罗斯物理学家[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槿;基于导数全内反射法的组织复折射率测量及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匡登峰;超高速光导开关及其测试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龚仁喜;GaAs光导开关的线性及非线性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4 颜志波;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阻开关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刘鸿;砷化镓光导开关的物理机理[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郁张维;光纤光栅在微波光子滤波、波长开关和光纤激光器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邱捷;开关耦合对同步的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周彩玉;像差对焦开关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华林;基于全内反射法测量亚表面损伤深度位置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赵佳特;硅基载流子注入型全内反射光波导开关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刘思力;大功率GaAs光导开关时域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6 郑重;碳化硅晶体基透明电极垂直型光导开关器件制备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1年
7 淳丽雅;光导开关脉冲源电路分析和慢衰减理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范永玲;光导开关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钟杰;一种基于光导开关的微波源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杨瑜;基于光导开关的瞬态电磁脉冲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1 刘江;受抑全内反射调Q Nd:YAG激光器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12 谢玲玲;GaAs光导开关高场输运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13 廖宇龙;碳化硅材料高功率光导开关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4 郭翔宇;原子开关中导电细丝调控对参数一致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2020年
15 姚守权;宽带磁共振T/R开关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
16 王卫;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导开关驱动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3年
17 文代彬;开关变换型连续激光电源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8 林少汉;纳秒量级全光纤磁光开关的研制[D];厦门大学;2009年
19 张林青;基于GaAs光导开关和火花隙的新型组合开关实验及机理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0 程万杰;光导开关及THz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霞;新型力学记忆开关可由激光控制[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张巍巍;科学家用电子信号制造原子开关[N];科技日报;2008年
3 ;IBM研制出芯片上的光网络开关[N];网络世界;2008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倪思洁;八年磨一剑 激光造星群[N];中国科学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