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张弦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贠广民  
【摘要】:张弦梁结构是由弦、撑杆和抗弯受压构件组成的新型自平衡体系结构 ,具有受力合理、制造拼装简单和运输方便等优点 ,可以形成多种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 ,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沈银澜;牟在根;范重;;新型张弦网壳组合结构的设计与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申志刚;吴志生;刘翠荣;高崇仁;;桥式起重机主梁疲劳寿命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11年08期
3 罗慧中;钟铭;廖一;;建筑制图研究型小课题的探讨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4 王超;;探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J];科学之友;2011年14期
5 穆祥纯;刘能文;;考察加拿大城市桥梁建设及相关启示[J];特种结构;2011年03期
6 杨海鸣;杨帆;;小波在结构损伤鉴定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4期
7 肖烨;范亚坤;易萍华;;基于模态扩阶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应用研究[J];建筑科学;2011年07期
8 黄志平;;某综合楼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结构设计验算与施工[J];中外建筑;2011年0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丽;丁南生;柴宏;;张弦梁结构的抗震特性及参数分析[A];第十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玫;徐瑞龙;秦杰;李国立;钱英欣;赵庆立;;北京金融街活力中心空间张弦结构施工技术[A];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聪;万燕;;张弦梁结构基于ANSYS的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4 张利军;朱奕锋;赵奕程;张强;;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张弦钢屋盖分析[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霍宏发;张敏;刘峻岭;杨军;;梁结构动态挠度测量方法及其应用[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6 邓华;扬睿;董石麟;严慧;;预应力张弦网格结构的结构性能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赵曦明;黄明浩;;张弦管桁架安装施工[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叔庸;孙文波;舒宣武;陈荣毅;;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钢结构设计简介[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9 吴开成;沈佩蓓;庄一舟;邱凌;;现代广义预应力结构的理论及应用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10 蒋陆生;;平面交叉梁结构的计算特点和程序功能要求[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严蔚;EMI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定量化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2 李学平;裂缝损伤结构动力分析及其识别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滕海文;基于最大熵的结构两相优化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4 朱四荣;机敏混凝土结构的温差变形自调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强;张弦梁结构稳定性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2 马美玲;张弦梁结构找形和受力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操小峰;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及程序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于泳;大跨度张弦梁结构计算分析及设计[D];天津大学;2003年
5 邵瑞;张弦桁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袁伟斌;索穹顶的节点设计及动力特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7 刘永周;张弦立体桁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8 刘书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9 任宜春;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刘传佳;张弦柱面网壳的理论分析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弦梁结构BSS的由来、特性和应用[N];建筑时报;2008年
2 刘枫;新北京南站站台的悬垂梁结构[N];建筑时报;2007年
3 袁孝铭通讯员 盖爽;张弦结构成大跨度预应力钢构新宠[N];建筑时报;2008年
4 造造 编写;鲁班软件实战练兵场(19)[N];建筑时报;2007年
5 张爱林;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暨2008年奥运会羽毛球比赛馆预应力钢结构设计优化方案[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童文哲;北京奥运场馆的空间结构[N];中华建筑报;2008年
7 奥迅;北工大体育馆设计新颖和谐[N];建筑时报;2006年
8 周仁忠;国家体育馆架起“钢筋铁骨”[N];建筑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超;美丽的折扇这样打开[N];科技日报;2006年
10 盖爽;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撑起”北京奥运[N];中华建筑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