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长干涉技术中改进的最小公倍数有效波长法
【摘要】:在双波长干涉仪中,传统的等效波长法只是利用了单波长包裹相位之间的差值信息,忽略了它们的大小和正负信息。基于最小公倍数的有效波长法直接利用多个单波长包裹相位信息,可以实现比传统等效波长方法更大的无模糊测量范围,且没有误差放大效应。然而已有的最小公倍数有效波长解相位算法主要基于查表法,速度较慢,不适用于实际测量。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可大幅提高最小公倍数有效波长法的计算速度,该方法可应用于双波长或多波长干涉仪中。
|
|
|
|
1 |
赵祥臻,曹必成;X射线有效波长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4年07期 |
2 |
吴文良;对量子态叠加原理的讨论[J];昭通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
3 |
王仙洲;多次测量的误差估计[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4 |
刘洋;王涛;左月明;;对应分析在近红外有效波长选择的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2012年02期 |
5 |
孔繁之;;量子力学中的观察和测量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6年09期 |
6 |
阮向东,王慧娟,韦文楼,吴伟明;误差与不确定度几个问题的讨论[J];广西物理;2005年02期 |
7 |
谭敏峰;朱四荣;宋显辉;李卓球;;安装方位对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测量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6年09期 |
8 |
张文松,赵卫,方强,赵洪波,汪翠莲,姚胜利;自聚焦透镜列阵调制传递函数的测量[J];中国激光;2005年08期 |
9 |
李珏璇;物理实验中误差与不确定度[J];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
10 |
秦玉伟;;光学薄膜缺陷的光学相干层析检测方法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年07期 |
11 |
张锐波;;测量结果表达式与不确定度关系的研究与探讨[J];大学物理实验;2012年03期 |
12 |
程令孝,缪兴中;论物理测量中的直接有效数字和间接有效数字[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3 |
杨端翠;;实验误差分析技术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41期 |
14 |
崔青义;王亚伟;洪云;卜敏;刘莹;;真实形体微粒形体分布函数的动态光学测量方法[J];激光杂志;2007年03期 |
15 |
胡春魁;双棱镜棱角及折射率的测量[J];衡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1998年06期 |
16 |
于金华,孙志超,潘东升;物理实验测量误差的合成[J];沈阳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