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治疗胫骨骨膜炎的红外热成像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冲击波治疗胫骨骨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胫骨骨膜炎诊断的患者80例进行冲击波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次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利用红外热成像对患者下肢红外热像图进行测温比较。结果:胫骨骨膜炎患者冲击波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分别为5.35±0.72与2.38±0.42(P0.01),红外热成像病灶局部中心温度在治疗前后分别为37.825±0.571与35.504±0.42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冲击波治疗胫骨骨膜炎效果较好,并可用红外热成像温度变化进行效果评价。
|
|
|
|
1 |
骆明军;吴晓华;罗明霞;李玉迁;余水莲;;冲击波治疗胫骨骨膜炎的红外热成像临床观察[J];军事体育学报;2018年01期 |
2 |
梁芳;邓燕霞;张志海;程亮;袁晓鹏;;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筛查中的价值[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3 |
王军;邓方阁;王刚;邓秀芳;;红外热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地位[J];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01期 |
4 |
张光亚;;胫骨疲劳性骨膜炎257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年02期 |
5 |
陈斌;祝春华;马卫平;邱峰云;孙合进;张远进;肖海盛;徐盈;;胫骨疲劳性骨膜炎80例疗效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2年06期 |
6 |
桑玉顺;姥义;于晓华;夏云宝;谈卫杰;陈言;;高频超声在疲劳性骨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7年03期 |
7 |
李建恒;;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J];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
8 |
刘子文,汪玉明,陈生福,蔡铜山;胫骨疲劳性骨膜炎38例诊治体会[J];西南军医;2004年01期 |
9 |
连渝平,方成根,马盼香;胫骨疲劳性骨膜炎41例临床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0 |
连渝平,方成根,马盼香;胫骨疲劳性骨膜炎41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23期 |
11 |
李文龙,张俊民;疲劳性骨折与局限性骨膜炎[J];河北医学;1998年07期 |
12 |
闫兆东,钟进华;胫骨疲劳性骨膜炎32例诊治小结[J];中医正骨;1999年01期 |
13 |
段军安,周启明,李瑞琴;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防治[J];解放军健康;1997年03期 |
14 |
贾世英;程淑侠;白旸;王琼;;超短波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临床观察[J];武警医学;2016年02期 |
15 |
翁国盛;邵岩峰;唐劲松;;皮肤针放血合新伤二号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61例[J];福建中医药;2014年01期 |
16 |
杨鲲;;32例运动性胫骨骨膜炎诊治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17 |
蔡作农;补中益气汤治疗疲劳性骨膜炎[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8 |
李晓辉;高允海;;胆囊切除术患者肝胆腧穴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06期 |
19 |
黄家应;徐钢;夏天;;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4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
20 |
陈松林
,韩红;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骨膜炎73例[J];人民军医;2003年11期 |
|
|
|
|
|
1 |
傅少雄;陈日;刘荣国;陈彦青;;发散式体外冲击波不同治式治疗跟痛症的对比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