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性卵巢癌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uPA在上皮性卵巢癌(n=85)、上皮性卵巢交界性肿瘤(n=16)、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n=39)及正常卵巢组织(n=24)中的表达情况,以CD34标记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微血管,采用人工计数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分析uPA表达与MVD的相关性,并对85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uP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uPA及MVD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大网膜转移及5年生存率有关(P0.05),且uP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56,P=0.02)。结论 uPA可促进上皮性卵巢癌的血管生成,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uPA表达及MVD可作为判断上皮性卵巢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
|
|
1 |
张玉阳;帅茨霞;郑飞云;;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受体及临床预后的关系[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年08期 |
2 |
森崇英;张首杰;;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1987年02期 |
3 |
胡世昌;;1245例卵巢肿瘤病理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1990年03期 |
4 |
韩世愈,郑建华,姜晓峰,徐艳,姜宏波,吴淑芬;690例卵巢肿瘤病理学类型分析[J];黑龙江医学;1994年07期 |
5 |
黄志宏;卵巢肿瘤蒂扭转36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1997年03期 |
6 |
何畏,叶之美,卞度宏;卵巢癌患者全身及肿瘤局部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7 |
;卵巢肿瘤[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7年12期 |
8 |
韩丽华,王林秋,林玉珍;足月妊娠双侧巨大卵巢肿瘤同时扭转1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9 |
齐聪,王华英,牛嶋公生;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殖功能治疗的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年03期 |
10 |
谷春仙,张丽珍,马萍;宫颈癌骨转移误诊为卵巢肿瘤一例[J];实用医技杂志;2001年04期 |
11 |
茅红卫,季平,张新源,林玲;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
12 |
陈昭日,戴淼,栾美英,孙桂臻,吕秀萍,张立梅;卵巢肿瘤的彩超诊断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13 |
马志芳,盛修贵;PET在卵巢肿瘤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
14 |
梁勇;;青春期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外医疗;2009年01期 |
15 |
董忠;;妊娠合并卵巢肿瘤5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1期 |
16 |
马迪;;卵巢肿瘤的CT诊断及诊断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
17 |
孟震坤;;游离之卵巢囊肿一例报告[J];山西医药杂志;1958年04期 |
18 |
李国辉;;卵巢肿瘤某些脂质的含量及意义[J];广东医学;1965年S3期 |
19 |
胡世昌;苏达先;;766例卵巢肿瘤的回顾总结[J];天津医药;1981年06期 |
20 |
张志成;聂洪材;赵连升;阎丽凤;梅少君;;900例卵巢肿瘤的分类及病理分析[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
|